專題1.3、會計等式【2017精講班課程試聽>>】
會計等式是對會計要素之間存在的數學關系的概括式表達(總體而非局部)。
1.靜態會計等式的應用
靜態會記等式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會計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這個等式是編制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平衡表的理論依據。
2.動態會計等式
“收入-費用=利潤”。
揭示了企業在某一特定期間的經營成果,也稱為財務成果等式。
動態會計等式是編制損益表的重要依據:
在靜態會計等式和動態會計等式的基礎上,還可以組合成綜合會計等式。其公式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這一等式綜合了企業利潤分配前財務狀況等式和經營成果等式之間的關系。
綜合公式揭示了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之間的相互聯系。
這種聯系是:當某個時點的財務狀況確定的情況下,這個期間的經營成果決定了下一個時點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好,下一個時點財務狀況會變好,反之會變差。
在會計中,所有的會計要素的數額都必須用貨幣化的數字表示出來(貨幣計量假設),不同的外部環境下,會計要素,特別是資產的價值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計量標準,這種標準成為計量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