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機電工程)(一級建造師)精講班第7講講義
掌握機械設備與基礎的連接方式
掌握機械設備與基礎的連接方式
設備與基礎的連接主要是地腳螺栓連接,通過調整墊鐵將設備找正找平,然后灌漿將設備固定在設備基礎上。
一、地腳螺栓
地腳螺栓一般可分為固定地腳螺栓、活動地腳螺栓、脹錨地腳螺栓和粘接地腳螺栓。
1.固定地腳螺栓
固定地腳螺栓又稱為短地腳螺栓,它與基礎澆灌在一起,用來固定沒有強烈振動和沖擊的設備。
2.活動地腳螺栓
活動地腳螺栓又稱長地腳螺栓,是一種可拆卸的地腳螺栓,用于固定工作時有強烈振動和沖擊的重型機械設備。
3.脹錨地腳螺栓
脹錨地腳螺栓中心到基礎邊緣的距離不小于7倍的脹錨地腳螺栓直徑;鉆孔時應防止鉆頭與基礎中的鋼筋、埋管等相碰;安裝脹錨地腳螺栓的基礎強度不得小于10MPa;鉆孔處不得有裂縫;鉆孔直徑和深度應與脹錨地腳螺栓相匹配。
4.粘接地腳螺栓
二、墊鐵
1.墊鐵的作用:是把設備的重量傳遞給基礎,又可以通過調整墊鐵的厚度將設備找平。
2.墊鐵的種類:墊鐵有平墊鐵、斜墊鐵、開孔墊鐵、開口墊鐵、鉤頭成對斜墊鐵、調整墊鐵、調整螺釘等。
3.墊鐵總面積的確定
4.墊鐵的放置方法有標準墊法、十字墊法、筋底墊法、輔助墊法、混合墊法等。
5.敷設墊鐵的要求
(1)在基礎上放置鐵墊的位置應鏟平,使墊鐵與基礎之間接觸良好。
(2)每一墊鐵組應盡量減少墊鐵的塊數,應將各墊鐵相互用定位焊焊牢。
(3)承受負荷的墊鐵組,應使用成對斜墊鐵,且調平后灌漿前用定位焊焊牢,鉤頭成對斜墊鐵能用灌漿層固定的可不焊。
(4)承受重負荷或有強連續振動的設備宜使用平墊鐵。
三、設備灌漿
(一)灌漿方法和灌漿料
1.灌漿方法
設備灌漿分為一次灌漿(設備地腳螺栓和設備底座與基礎之間的灌漿一次完成)和二次灌漿(設備地腳螺栓孔和設備底座與基礎之間的灌漿分兩次完成)兩種。一次灌漿用于安裝精度不高的設備,二次灌漿用于安裝精度要求較高的設備。
2.灌漿料
(二)設備灌漿要求
2.當灌漿層與設備底座面接觸要求較高時,宜采用無收縮混凝土或水泥砂漿。
3.灌漿層厚度不應小于25mm。僅用于固定墊鐵或防止油、水進入的灌漿層,且灌漿無困難時,其厚度可小于25mm。
4.灌漿前應敷設外模板,外模板至設備底座面外緣的距離不宜小于60mm。模板拆除后,表面應進行抹面處理。
四、無墊鐵施工和座漿法施工
(一)無墊鐵施工
無墊鐵施工是一種比較新的施工方法。這種方法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可以節約大量鋼材。
1.無墊鐵施工要求
(1)無墊鐵施工時的設備找平、找正、調標高時,可用斜墊鐵、調整墊鐵、調整螺釘等工具將設備的水平和標高調整到符合要求后,進行第二次灌漿(調整工具處不灌)。
(2)待灌漿層強度達到75%以上時,撤出調整工具,然后將留出的位置用灌漿料填實,并再次堅固地腳螺栓,復查設備精度。
(二)坐漿法施工要求
4.坐漿混凝土強度達到75%以上時,方可安裝設備。
掌握機械設備安裝的精度控制
一、機械設備安裝精度的基本概念
設備安裝精度是指在安裝工程中為保證整套裝置正確聯動所需的各獨立設備之間的位置精度;單臺設備通過合理的安裝工藝和調整方法能夠重現的設備制造精度;整臺(套)設備在運行中的運行精度等三個方面的精度。
二、影響設備安裝精度的因素
1.基礎的施工質量(精度)
2.墊鐵、地腳螺栓的安裝質量(精度)
3.設備測量基準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整臺設備安裝找正找平的最后質量。
4.散裝設備的裝配精度
5.測量裝置的精度必須與被測量裝置的精度要求相適應,否則達不到質量要求。
6.設備內應力的影響
7.溫度的變化對設備基礎和設備本身的影響很大(包括基礎、設備和測量裝置),尤其是大型、精密設備。
8.操作者的技術水平及操作產生的誤差:操作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問題的關鍵是將操作誤差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這里有操作者技術水平和責任心兩個問題。
三、安裝精度的控制方法
提高安裝精度的方法應從人、機、料、法、環等方面著手。
1.盡量排除和避免影響安裝精度的諸因素。
2.應根據設備的設計精度、結構特點,選擇適當、合理的裝配和調整方法。
3.選擇合理的檢測方法
4.必要時先用修配法
5.合理確定偏差及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