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建筑實務》教材厚達四百多頁,內容繁多,不好記憶。為幫助考生們提高復習效率,233網校結合郭煒老師精講課程,并融合歷年真題考核趨勢,歸納編寫了一級建造師《建筑實務》第二章節“施工管理”案例小問系列。
本文為“安全管理篇”案例題33問,這部分內容較多,將其拆分為上、下兩個篇章,安全管理篇為案例題的重要考點,這部分知識點較多,記憶難度較大,平時可利用碎片時間多看多記,考前再著重背誦記憶。持續更新中,記得添加收藏哦~
安全管理篇 下
21、保證模板安裝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模板工程安裝高度超過3.0m,必須搭設腳手架,除操作人員外,腳手架下不得站其他人。
(2)腳手架或操作平臺上臨時堆放的模板不宜超過3層。
(3)當鋼模板高度超過15m時,應安設避雷設施,其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Ω。
(4)遇大雨、大霧、沙塵、大雪或6級以上大風等惡劣天氣時,應暫停露天高處作業。6級及以上風力時,應停止高空吊運作業。
22、保證模板拆除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的有哪些?【2013選擇、2016案例,二建2018案例】
(1)現澆混凝土結構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2012選擇】
①不承重的側模板,只要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即可進行拆除。
②承重模板,應在與結構同條件養護的試塊強度達到規定要求時,進行拆除。
③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或構件模板的拆除,側模應在預應力張拉前拆除,底模必須在預應力張拉完畢方能拆除。
④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混凝土結構,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才允許承受全部設計的使用荷載。
(2)拆模作業之前必須填寫拆模申請,并在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記錄達到規定要求時,技術負責人方能批準拆模。
(3)模板拆除的順序,應根據設計的要求進行。如設計無要求時,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的順序進行。
23、吊裝工程安全管理要點有哪些?
(1)起重機經檢驗后可以持續使用并要持有市級有關部門定期核發的準用證。
(2)吊裝作業使用行燈照明時,電壓不得超過36V。
24、什么是高處作業?
高處作業是指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
25、什么情況下應制定高處作業安全技術措施?【2018案例】
建筑施工中凡涉及臨邊與洞口作業、攀登與懸空作業、操作平臺、交叉作業及安全防護網搭設的,應在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中制定高處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26、洞口作業安全防范措施有哪些?
(1)當垂直洞口短邊邊長大于或等于500mm時,應在臨空一側設置高度不小于1.2m的 ①防護欄桿,并應采用 ②密目式安全立網或工具式欄板封閉,設置 ③擋腳板;(注意:①、②、③ 很多地方都可套用)
(2)當非豎向洞口短邊邊長大于或等于1500m時,應在洞口設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護欄桿,洞口應采用安全平網封閉。
(3)電梯井口應設置防護門,高度不應小于1.5m,防護門底端距地面高度不應大于50mm,并應設置擋腳板。
(4)在電梯施工前,電梯井道內應每隔 2 層且不大于10m加設一道安全平網。
27、操作平臺作業安全控制要點?
(1)移動式操作平臺臺面不得超過10m2,高度不得超過5m。高寬比不應大于2:1,施工荷載不應大于1.5KN/m2。【2019二建選擇,2017二建案例】
(2)懸挑式操作平臺的拉結點、支撐點應設置在穩定的主體結構上,且可靠連接。懸挑長度不宜大于 5m。
28、交叉作業安全防范措施有哪些?
(1)處于起重機臂架回轉范圍內的通道,以及施工現場人員進出的通道口,應搭設安全防護棚。
(2)當安全防護棚為非機動車輛通行時,棚底至地面高度不應小于3m;為機動車輛通行時,高度不應小于4m。
(3)當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質板搭設時,應搭設雙層安全防護棚。
29、拆除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
(1)人工拆除作業應從上至下,按板、非承重墻、梁、承重墻、柱的順序依次進行。建筑的承重梁、柱,應在其所承載的全部構件拆除后,再進行拆除。
(2)機械拆除應從上至下、逐層逐段進行,先拆除非承重結構,再拆除承重結構。對只進行部分拆除的建筑,必須先將保留部分進行加固,然后再進行分離拆除。
30、塔吊的安全控制要點有哪些?
(1)塔吊的軌道基礎和混凝土基礎必須經過設計驗算,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2016案例】
(2)塔吊的拆裝必須配備下列人員:【2014案例】
持有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的項目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機械管理人員;
具有建筑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的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起重司機、起重信號工、司索工等特殊作業操作人員。
(3)塔吊的金屬結構、軌道及所有電氣設備的可靠外殼應有可靠的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Ω,并設立避雷裝置。
(4)塔吊的動臂變幅限制器、行走限位器、力矩限制器、吊鉤高度限制器以及各種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保護裝置,必須完全完整、靈敏可靠。
(5)突然停電時,應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撥到零位,斷開電源開關,并采取措施將重物安全降到地面,嚴禁起吊重物后長時間懸掛空中。
(6)遇有六級以上的大風或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塔吊露天作業。在雨雪過后或雨雪中作業時,應先進行試吊,確認制動器靈敏可靠后方可進行作業。
(7)在起吊荷載達到額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時,應先將重物吊起離地面不大于20cm。停止提升進行下列檢查:起重機的穩定性、制動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穩性、綁扎的牢固性,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起吊。【2014案例、2018案例】
31、氣瓶的安全控制要點有哪些?【2019案例】
(1)氧氣瓶和乙炔瓶滿瓶之間的安全距離至少 5m;距明火的距離至少 10m。
(2)氣瓶內的氣體不能用盡,必須留有剩余壓力或重量。
32、生產安全事故如何分級?【2017案例、2018二建案例】
33、建筑業最常發生的五種事故包括哪些?【2013】
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坍塌。
練習題
【2017年案例節選】屋面梁安裝過程中,發生兩名施工人員高處墜落事故,一人死亡,當地人民政府接到事故報告后,按照事故調查規定組織安全生產監晉管理部門、公安機關等相關部門指派的人員和2名專家組成事故調查組。調查組檢查了項目部制定的項目施工安全檢查制度,其中規定了項目經理至少每旬組織開展一次定期安全檢查,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每天進行巡視檢查。調查組認為項目部經常性安全檢查制度規定內容不全,要求完善。
【問題】
1. 判斷此次高處墜落事故等級。
2. 項目部經常性安全檢查的方式還應有哪些
【233網校答案】
1、答:此次高處墜落事故為一般事故等級。事故等級標準是: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2、答:施工現場經常性的安全檢查方式還應有:
(1)安全值班人員每天例行開展的安全巡視、巡查。
(2)項目經理組織相關人員在檢查生產工作的同時進行安全檢查。
(3)作業班組在班前、班中、班后進行的安全檢查。
本題知識點來源于:一建《建筑》安全管理篇案例題鎖分總結33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