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法規章節題練習:1.1 建設工程法律基礎
1、以下事項可以由行政法規規定的事項為(??)。【單選】
A. 行政拘留
B. 稅種的設立
C. 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征用
D. 企業注冊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以下簡稱《立法法》)的規定,下列事項只能由法律制定:
(1)國家主權的事項;
(2)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4)犯罪和刑罰;
(5)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6)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征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7)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征用;
(8)民事基本制度;
(9)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10)訴訟和仲裁制度;
(11)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1)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2)憲法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
ABC選項只能由法律制定。
2、根據《立法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單選】
A. 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只能由法律規定
B. 設區的市可以就本市環境保護、城鄉建設與管理的具體事務作出不同于行政法規的特別規定
C. 部門規章可以自主設定減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義務的規范
D. 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A正確:《立法法》規定,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只能制定法律。
B有誤;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
C有誤:沒有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依據,部門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不得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或者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
D有誤: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3、下列事項只能由法律規定的有( )。【多選】
A. 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
B. 稅種的設立
C. 縣級人民法院的組織與職權
D.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E. 城市建設事項
《立法法》規定,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一)國家主權的事項;
(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C選項正確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D選項正確
(四)犯罪和刑罰;
(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六)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征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B選項正確
(七)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征用;A選項正確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十)訴訟和仲裁制度;
(十一)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4、設區的市可以對本轄區內(??)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多選】
A. 城鄉建設與管理
B. 非國有財產的征收
C. 生態文明建設
D. 基層治理
E. 歷史文化保護
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保護、基層治理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
B選項:非國有財產的征收通常需要依據國家層面的法律、行政法規來執行,地方沒有自主立法權
5、關于民法商法的說法,正確的有(??)。【多選】
A. 民法是規定并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問及公民與法人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B. 商法是調整市場經濟關系中商人及其商事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C. 我國采用的是民商分開的立法模式,
D. 商法被認為是民法的特別法和組成部分
E. 民法典屬于民法商法
A選項正確:民法是規定并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問及公民與法人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B選項正確:商法是調整市場經濟關系中商人及其商事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C選項錯,D選項正確:我國采用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商法被認為是民法的特別法和組成部分。
E正確:《民法典》《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公司法》《招標投標法》等屬于民法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