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級建造師《市政實務》考試中,數字型考點是歷年真題的高頻考點,考核題型包括選擇題及案例題。這部分知識點涉及面較廣,容易混淆。因此,233網校對該部分重要數字型考點內容進行歸納、匯編形成專題系列,幫助大家學習和記憶!
以下是城市給水排水管道工程21個數字考點關鍵句,具體內容如下:
給排水管道篇
1、開槽管道施工,管道有現場施工的外防水層時,管道一側的工作面寬度宜取800mm。
2、當地質條件良好、土質均勻、地下水位低于溝槽底面高程,且開挖深度在5m以內,溝槽可不設支撐。
3、人工開挖溝槽的槽深超過3m時應分層開挖,每層的深度不超過2m。
4、人工開挖多層溝槽層間留臺寬度:放坡開槽時不應小于0.8m,直槽時不應小于0.5m,安裝井點設備時不應小于1.5m。
5、溝槽槽底原狀地基土不得擾動,機械開挖時槽底預留200~300mm土層,由人工開挖至設計高程,整平。
6、在軟土或其他不穩定土層中采用橫排撐板支撐時,開始支撐的溝槽開挖深度不得超過1.0m;開挖與支撐交替進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為0.4~0.8m。
7、槽底局部超挖或發生擾動時,超挖深度不超過150mm時可用挖槽原土回填夯實;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土擾動時,擾動深度在100mm以內,宜填天然級配砂石或砂礫處理;擾動深度在300mm以內,但下部堅硬時,宜填卵石或塊石,并用礫石填充空隙并找平表面。
8、巖石地基局部超挖時,應將基底碎渣全部清理,回填低強度等級混凝土或回填粒徑10~15mm的砂石并夯實。
9、城市給水排水管道安管,采用焊接接口時,兩端管的環向焊縫處齊平,內壁錯邊量不宜超過管壁厚度的20%,且不得大于2mm。
10、盾構法施工用于給水排水主干管道工程,直徑一般在3000mm以上。
11、起重作業前應試吊,吊離地面100mm左右時,應檢查重物捆扎情況和制動性能,確認安全后方可起吊;起吊時工作井內嚴禁站人,當吊運重物下井距作業面底部小于500mm時,操作人員方可近前工作。
12、除設計有要求外,水壓試驗的管段長度不宜大于1.0km。
13、無壓力管道的閉水試驗,試驗管段應按井距分隔抽樣選取,帶井試驗;若條件允許可一次試驗不超過5個連續井段。當管道內徑大于700mm時,可按管道井段數量抽樣選取1/3進行試驗。
14、無壓管道進行嚴密性試驗,試驗管段灌滿水后浸泡時間不應少于24h。
15、無壓管道進行嚴密性試驗,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不超過管頂內壁時,試驗水頭應以試驗段上游管頂內壁加2m計。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超過管頂內壁時,試驗水頭應以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加2m計;計算出的試驗水頭小于10m,但已超過上游檢查井井口時,試驗水頭應以上游檢查井井口高度為準。
16、采用混凝土砌塊砌筑拱形管渠或管渠的彎道時;當砌體垂直灰縫寬度大于30mm時,應采用細石混凝土灌實,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
17、磚砌拱圈應采用退槎法砌筑,每塊砌塊退半塊留槎,拱圈應在24h內封頂。
18、圓井采用砌塊逐層砌筑收口時,四面收口的每層收進不應大于30mm,偏心收口的每層收進不應大于50mm。
19、修復給水管道時,采用的內襯管的直徑宜為150~1600mm;修復排水管道時,采用的內襯管的直徑宜為150~2000mm。
20、纏繞法適用于管徑為50~2500mm,管線長度在300m以內的各種圓形斷面管道的結構性或非結構性的修復,尤其是污水管道。
21、噴涂法適用于管徑為75~4500mm、管線長度在150m以內的各種管道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