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考試《建設工程施工管理》科目全書的難點在第三章施工進度管理第三節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方法這一節,該節主要介紹各種計劃,如橫道圖以及單代號和雙代號的工程網絡計劃。有人可能會問,既然很難那么這部分的分數能不能直接放棄?這里筆者可以給出肯定的答案,不能。因為網絡圖這部分內容是在歷年真題考核中舉足輕重,在2018年度二級建造師考試中僅施工管理一科,網絡圖這部分考核分值達到14分(單選6題,多選1題)之多,并且在相關專業實務科目在案例分析題中出現頻率也很高。
據往年真題,《建設工程施工管理》科目網絡圖進度計劃考核大致分為以下四種形式:
1、橫道圖的有關說法(或優缺點)判別
2、網絡圖的繪圖規則及邏輯關系的判定
3、網絡圖相關時間參數的定義及計算
4、確定關鍵線路
(一)、橫道圖的有關說法(或優缺點)判別
(1)橫道圖的特點:
它是一種最簡單并且運用最廣泛的傳統的進度計劃方法。
通常橫道圖的表頭為工作及其簡要說明,項目進展表示在時間表格上。
橫道圖的工作可按照時間先后、責任、項目對象、同類資源等進行排序。
可將工作簡要說明直接放在橫道上,一行上可容納多項工作。
可將最重要的邏輯關系標注在內。
(2)橫道圖可用于:
小型項目;
大型項目的子項目;
計算資源需要量;
概要預示進度;
其他計劃技術的表示結果。
(3)橫道圖進度計劃存在的問題:
工序(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可以設法表達,但不易表達清楚;
適用于手工編制計劃;
沒有通過嚴謹的進度計劃時間參數計算,不能確定計劃的關鍵工作、關鍵路線與時差;
計劃調整只能用手工方式進行,其工作量較大;
難以適應較大的進度計劃系統。
延伸拓展:2019一建、二建管理都“超綱、超教材”的題到底長啥樣?
(二)、網絡圖相關時間參數的定義及計算
雙代號網絡計劃網絡圖相關時間參數的定義及計算
計算方法如下:
1)計算各項工作的最早開始和最早完成時間
從起始節點開始順箭線方向依次逐項計算至終點節點,最早完成時間=最早開始時間+本工作持續時間,最早開始時間=各緊前工作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
(順箭線方向取大值)
2)確定計算工期及最遲開始時間和最遲完成時間
假設計劃工期等于計劃工期,即與終點節點相連各工作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
3)計算各項工作的最遲開始和最遲完成時間
從終點節點開始逆箭線方向依次逐項計算至起點節點,最遲開始時間=最遲完成時間-本工作持續時間,最遲完成時間=各緊后工作最遲開始時間的最小值。
(逆箭線方向取小值)
3)計算工作總時差
總時差=最遲開始時間-最早開始時間
總時差=最遲完成時間-最早完成時間
(開始減開始,完成減完成,大減小)
4)計算工作自由時差
自由時差=緊后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本工作最早完成時間
注:單代號網絡圖時間參數計算基本同雙代號網絡圖,不常考核,但須會計算相鄰兩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LAG
相鄰兩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LAGi-j=緊后工作j的最早開始時間-本工作最早完成時間
(三)、網絡圖的繪圖規則及邏輯關系的判定
網絡圖的繪圖通用規則(單代號、雙代號網絡圖):
1)必須正確表達已定的邏輯關系;
2)嚴禁出現循環回路;
3)嚴禁出現雙向箭頭或無箭頭的連線;
4)嚴禁出現沒有箭頭節點或沒有箭尾節點的箭線;
5)箭線不宜交叉,當交叉不可避免時,可采用過橋法或指向法;
6)只有一個起始節點(只有由節點向外指的箭線)和一個終點節點(只有指向節點的箭線);
7)不應有多余虛箭線(或虛工作)
在雙代號網絡圖中,為了正確地表達圖中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往往需要應用虛箭線。虛箭線是實際工作中并不存在的一項虛設工作,故它們既不占用時間,也不消耗資源,一般起著工作之間的聯系、區分和斷路三個作用。
(四)、確定關鍵線路
網絡計劃中總時差最小的工作是關鍵工作。自始至終全部由關鍵工作組成的線路為關鍵線路,或路線上總的持續時間最長的線路為關鍵線路。
解題方法:在單代號、雙代號網絡計劃中,當多條箭線進入同一節點,采取順向取大值,其他線路劃掉,然后按節點從小到大的順序順箭線方向連接,即可得出該網絡計劃的關鍵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