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代號網絡計劃是二級建造師《施工管理》科目每年均會進行考核的高頻考點,主要題型為通過網絡圖或文字描述計算相關網絡參數或確定關鍵線路,本篇就雙代號網絡計劃時間參數計算以及關鍵線路的確定進行相關詳細的介紹。
(一)網絡計劃時間參數的概念及符號
1.工作持續時間:一項工作規定的從開始到完成的時間。工作i-j的持續時間用Di-j表示。
2.工期
①計算工期(Tc):根據網絡計劃時間參數計算而得到的工期;
②要求工期(Tr):業主所要求的合同工期;
③計劃工期(Tp):按要求工期和計算工期確定的項目實施目標的工期。
如未特別說明,Tp=Tc
3.網絡計劃中工作的六個時間參數
①最早開始時間(ESi-j),是指在各緊前工作全部完成后,工作i-j有可能開始的最早時刻。
②最早完成時間(EFi-j),是指在各緊前工作全部完成后,工作i-j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時刻。
③最遲開始時間(LSi-j),是指在不影響整個任務按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i-j必須開始的最遲時刻。
④最遲完成時間(LFi-j),是指在不影響整個任務按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i-j必須完成的最遲時刻。
⑤總時差(TFi-j),是指在不影響總工期的前提下,工作i-j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
⑥自由時差(FFi-j),是指在不影響其緊后工作最早開始的前提下,工作i-j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
(二)雙代號網絡計劃計算方法
1)計算各項工作的最早開始和最早完成時間
從起始節點開始順箭線方向依次逐項計算至終點節點,最早完成時間=最早開始時間+本工作持續時間,最早開始時間=各緊前工作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
(順箭線方向取大值)
2)確定計算工期及最遲開始時間和最遲完成時間
假設計劃工期等于計劃工期,即終點節點相連各工作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
從終點節點開始逆箭線方向依次逐項計算至起點節點,最遲開始時間=最遲完成時間-本工作持續時間,最遲完成時間=各緊后工作最遲開始時間的最小值。
(逆箭線方向取小值)
3)計算工作總時差
總時差=最遲開始時間-最早開始時間
總時差=最遲完成時間-最早完成時間
(開始減開始,完成減完成,大減小)
4)計算工作自由時差
自由時差=緊后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本工作最早完成時間
5)確定關鍵工作和關鍵線路
網絡計劃中總時差最小的工作是關鍵工作。
自始至終全部由關鍵工作組成的線路為關鍵線路,或路線上總的持續時間最長的線路為關鍵線路。(網絡圖上的關鍵線路可用雙線或粗線標注)
【練一練】
(1)某雙代號網絡計劃如下圖所示(時間單位:天),其計算工期是( )天。
A.12
B.22
C.14
D.17
(2)某建設工程網絡計劃如下圖(時間單位:天),工作C的自由時差是( )天。
A.2
B.0
C.1
D.3
(3)某建投工程網絡計劃如下圖(時間單位:月),該網絡計劃的關鍵線路有( )。
A.①→②→⑤→⑦→⑩
B.①→④→⑥→⑧→⑩
C.①→②→⑤→⑥→⑧→⑩
D.①→②→⑤→⑥→⑧→⑨→⑩
E.①→④→⑥→⑧→⑨→⑩
解析:成本支出率=計算期實際成本支出/計算期實際工程款收入×100%,則該項目成本支出率為119/220×100%=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