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風險,是指進行股指期貨交易時由于人為操作錯誤帶來的風險,具體可以表現為計算機系統故障、個人疏忽操作失誤等。
在操作風險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個人疏忽而造成的操作失誤,例如,投資者在下單時下錯方向、輸錯價格和數量、弄混開倉和平倉等。這類失誤比較低級,但有時導致的損失卻很大。比如,2005年6月27日,臺灣富邦證券因交易員計算機操作失誤,將其客戶美林證券公司下單買進的80萬元錯誤地輸成80億元,成交的錯賬金額高達77億元,造成盤中238種股票瞬間漲停,約2000名投資人在漲停板上將股票拋出,富邦證券因此損失約5.5億元。
操作風險的防范措施主要包含兩點:一是要熟練掌握用于交易委托的計算機系統的使用方法及功能,遇到計算機系統故障時,有備用的委托下單方式及查詢措施;二是在進行交易前要熟練應用交易軟件,在進行交易的過程中注意力要集中,交易時要細心清醒,下單時不要為了盲目搶時間而出差錯。要特別注意下單程序中的“開 ”和“平”,“買”和“賣”,“價格”和“手數”這幾個模塊,出現誤操作應及時處理,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日常交易中要保護好自己的交易密碼,避免被他人盜用。對股票投資者而言,由于所熟悉的股票交易系統與股指期貨交易系統存在較大的差異,投資者在參與股指期貨真實交易前,應在擬開戶的期貨公司多進行仿真交易操作,盡可能熟悉股指期貨的交易系統和交易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