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期貨市場基礎知識
一、期貨市場概述
(一)期貨交易的概念和特點
期貨交易是指在期貨交易所內買賣標準化合約的交易。期貨交易有以下特點:
合約標準化。期貨合約是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標準化遠期合約。在合約中,標的物的數量、規格、交割時間和地點等都是既定的,唯一的交易是價格。
場內集中競價交易。期貨交易實行場內交易,所有買賣指令必須在交易所內進行集中競價成交。只有交易所的會員方能進場交易,其他交易者只能委托交易所會員,由其代理進行期貨交易。
保證金交易。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交易者在買賣期貨合約時按合約價值的一定比率繳納保證金(一般為5%~20%)作為履約保證,即可進行數倍于保證金的交易。這種以小博大的保證金交易,也被稱為“杠桿交易”。期貨交易的這一特征使期貨交易具有高收益和高風險的特點。保證金比率越低,杠桿效應就越大,高收益和高風險的特點就越明顯。
雙向交易。期貨交易采取雙向交易方式。交易者既可以買入建倉(或稱為開倉),即通過買入期貨合約開始交易,也可以賣出建倉,即通過賣出期貨合約開始交易。前者也稱為“買空”,后者也稱為“賣空”。雙向交易給予投資者雙向的投資機會,也就是在期貨價格上升時,可通過低買高賣來獲利;在期貨價格下降時,可通過高賣低買來獲利。
對沖了結。交易者在期貨市場建倉后,大多并不是通過交割(交收現貨)來結束交易,而是通過對沖了結。買入建倉后,可以通過賣出同一期貨合約來解除履約責任;賣出建倉后,可以通過買入同一期貨合約來解除履約責任。對沖了結使投資者不必通過交割來結束期貨交易,從而提高期貨市場的流動性。
6.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期貨交易實行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也稱為“逐日盯市”。結算部門在每日交易結束后,按當日結算價對交易者結算所有合約的盈虧、交易保證金及手續費、稅金等費用,對應收應付的款項進行凈額一次劃轉,并相應增加或減少保證金。如果交易者的保證金余額低于規定標準,則須追加保證金,從而做到“當日無負債”。當日無負債可以有效防范風險,保證期貨市場的正常運轉。
(二)期貨市場的基本功能
期貨市場具有規避風險、價格發現和資產配置三個功能。
規避風險。
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的功能是指生產經營者通過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來回避或轉移現貨價格波動的風險。
套期保值就是在期貨市場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期貨合約而補償因現貨市場價格不利變動帶來損失。
套期保值之所以有助于回避價格風險,基于以下基本原理:
(1)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價格的趨同性原理。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在同一時間、地點和條件下會受到相同的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而一般而言,兩個市場的價格變動趨勢相同,也即趨同性原理。
(2)期貨市場完善的內部運行機制。期貨市場具有與完全競爭市場相近似的價格形成機制,公開、公正、公平和權威的價格能夠真實地反映市場的供求關系,有利于套期保值業務的進行。因此,期貨市場回避價格風險的功能與期貨市場完善的內部運行機制是分不開的,這是期貨市場自身特有的基本功能。
2.價格發現。
由于期貨市場是一種高度組織化和規范化的市場,是與完全競爭非常接近的市場,因此期貨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比較成熟和完善。這種機制下形成的價格具有公開性、權威性、連續性和預期性等特征,由此也就決定了期貨價格能真實地反映未來的供求狀況,對于生產經營具有較強的指導性,成為市場價格體系中的基準價格。
資產配置。
隨著金融期貨的迅猛為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期貨市場也相應具備了資產配置的功能。
(三)期貨品種分類
根據期貨合約標的不同,可分為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兩大類。
商品期貨是指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主要包括農產品期貨、金屬期貨和能源期貨。
1.農產品期貨。農產品期貨是指以農產品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除小麥、玉米、燕麥、大米等谷物期貨外,棉花、大豆、咖啡、白糖等經濟作物,生豬、活牛、雞蛋等畜禽產品,木材、天然橡膠等林產品期貨也陸續上市。
2.金屬及礦產期貨。金屬及礦產期貨是指以金屬或金屬礦產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目前,世界上主要有色金屬期貨品種有銅、鋁、鉛、鋅、鑷、硒、金、銀、鈀期貨;黑色金屬期貨品種包括鋼材、鐵合金等。金屬礦產期貨品種包括鐵礦石期貨等。
3.能源期貨。能源期貨是指以能源產品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目前國際上上市的品種有原油、汽油、取暖油、天然氣、動力煤、電力等。
4.化工期貨。化工期貨是指以化工產品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包括PTA、焦炭、塑料、化肥等各類化工品種。
金融期貨的主要類型有外匯期貨、利率期貨、股指期貨和股票期貨。
金融期貨品種最先上市的是外匯期貨。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鎊、加拿大元、法國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內的外匯期貨合約。外匯期貨之后,利率期貨產生。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國民抵押協會債券(GNMA)期貨合約,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推出利率期貨合約的交易所。1977年8月,美國長期國債期貨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上市。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開發了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合約,是首家以股票指數為期貨交易對象的交易所。在股指期貨產生后,還出現了股票期貨、多種金融工具交叉的期貨品種等其他金融期貨品種創新。
二、期貨市場組織結構
期貨市場由期貨交易所、結算機構、中介與服務機構、交易者、期貨監督管理機構和行業自律管理機構構成。其中,中介與服務機構包括期貨公司、介紹經紀商、居間人、保證金安全存管銀行、交割倉庫等。
(一)期貨交易所的含義、職能
期貨交易所是為期貨交易提供場所、設施、相關服務和交易規則的機構。它自身并不參與期貨交易。
主要職能包括:1.提供交易的場所、設施和服務;2.設計合約、安排合約上市;3.制定并實施期貨市場制度與交易規則;4.組織并監督期貨交易,監控市場風險;5.發布市場信息。
(二)結算機構的含義、職能
期貨結算機構是負責交易所期貨交易的統一結算、保證金管理和結算風險控制的機構。
主要職能包括:擔保交易履約、結算交易盈虧和控制市場風險。
(三)期貨公司的含義、職能
期貨公司是指代理客戶進行期貨交易并收取交易傭金的中介機構。期貨公司作為場外期貨交易者與期貨交易所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屬于非銀行金融服務機構。
主要職能包括:根據客戶指令代理買賣期貨合約、辦理結算和交割手續;對客戶賬戶進行管理,控制客戶交易風險;為客戶提供期貨市場信息,進行期貨交易咨詢,充當客戶的交易顧問等。
三、期貨合約與交易制度
(一)期貨合約
期貨合約包含的條款包括:交易單位、報價單位、最小變動價位、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合約交割月份、交易時間、最后交易日、交割日期、交割品級、交割地點、最低交易保證金、交易手續費、交割方式等。
交易單位也稱為合約規模,是指每手期貨合約代表的標的物的數量。合約價值是指每手期貨合約代表的標的物的價值。
報價單位是指在公開競價過程中對期貨合約報價所使用的單位,即每計量單位的貨幣價格。
合約交割月份是指某種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月份。
(二)期貨交易制度
期貨市場主要的風險控制制度,包括保證金制度、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強行平倉制度、漲跌停板制度、持倉限額制度和大戶報告制度、套期保值審批制度等。
保證金制度:期貨保證金是指在期貨交易中,期貨買方和賣方按照其所買賣期貨合約價值的一定比率(通常為5%~20%)繳納的資金,用于結算和保證履約。
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是指在每個交易日結束后,由期貨結算機構對期貨交易保證金賬戶當天的盈虧狀況進行結算,并根據結算結果進行資金劃轉。當交易發生虧損,進而導致保證金賬戶資金不足時,則要求必須在結算機構規定的時間內向賬戶中追加保證金,以做到“當日無負債”。
四、套期保值
規避風險是通過套期保值操作來實現的。套期保值活動主要轉移的是價格風險和信用風險。價格風險主要包括商品價格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和股票價格風險等,是企業經營中最常見的風險。
期貨的套期保值是指企業通過持有與其現貨市場頭寸相反的期貨合約,或將期貨合約作為其現貨市場未來要進行的交易的替代物,以期對沖價格風險的方式。企業通過套期保值,可以降低價格風險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實現穩健經營。
套期保值分為兩種:一種是用來回避未來某種商品或資產價格下跌的風險,稱為賣出套期保值;另一種是用來回避未來某種商品或資產價格上漲的風險,稱為買入套期保值。
賣出套期保值,又稱空頭套期保值,是指套期保值者通過在期貨市場建立空頭頭寸,預期對沖其目前持有的或者未來將賣出的商品或資產的價格下跌風險的操作。
買入套期保值,又稱多頭套期保值,是指套期保值者通過在期貨市場建立多頭頭寸,預期對沖其現貨商品或資產空頭,或者未來將買入的商品或資產的價格上漲風險的操作。
五、期貨投機與套利交易
(一)期貨投機與套期保值的區別
期貨投機是指交易者通過預測期貨合約未來價格的變化,以在期貨市場上獲取價差收益為目的的期貨交易行為。期貨投機與套期保值的區別在于:
(1)從交易目的來看,期貨投機交易是以賺取價差收益為目的;而套期保值交易的目的是利用期貨市場規避現貨價格波動的風險。
(2)從交易方式來看,期貨投機交易是在期貨市場上進行買空賣空,從而獲得價差收益;而套期保值交易則是在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上同時操作,以期達到對沖現貨市場價格風險的目的。
(3)從交易風險來看,投機者在交易中通常是為博取價差收益而承擔相應的價格風險;而套期保值者則是通過期貨市場轉移現貨市場價格風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投機者是風險偏好者,保值者是風險厭惡者。
(二)期貨投機者類型
(1)按交易主體的不同來劃分,可分為機構投機者和個人投機者。機構投機者是指用自有資金或者從分散的公眾手中籌集的資金專門進行期貨投機活動的機構。主要包括各類基金、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個人投機者則是指以自然人身份從事期貨投機交易的投機者。
(2)按持有頭寸方向來劃分,可分為多頭投機者和空頭投機者。在交易中,投機者根據對未來價格變動的預測來確定其交易頭寸。投機者買進期貨合約,持有多頭頭寸,被稱為多頭投機者。投機者賣出期貨合約,持有空頭頭寸,則被稱為空頭投機者。
(3)按持倉時間來劃分,可分為長線交易者、短線交易者、當日交易者和搶帽子者。長線交易者通常將合約持有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短線交易者一般是當天下單,在一日或幾日內了結所持有合約。當日交易者通常只進行當日的買賣,一般不會持倉過夜。搶帽子者是對日內交易者的俗稱,通常是指當日交易者中頻繁買賣期貨合約的投機者。
(三)期貨套利與期貨投機交易的區別
(1)期貨投機交易只是利用單一期貨合約絕對價格的波動賺取利潤,而套利是從相關市場或相關合約之間的相對價格差異變動套取利潤。期貨投機者關心和研究的是單一合約的漲跌,而套利者關心和研究的則是兩個或多個合約相對價差的變化。
(2)期貨投機交易在一段時間內只做買或賣;而套利則是在同一時間買入和賣出相關期貨合約,或者在同一時間在相關市場進行反向交易,同時扮演多頭和空頭的雙重角色。
(3)期貨套利交易賺取的是價差變動的收益。通常情況下,由于相關市場或相關合約價格變化方向大體一致,所以價差的變化幅度小,因而承擔的風險也較小。而普通期貨投機賺取的是單一的期貨合約價格有利變動的收益,與價差的變化相比,單一價格變化幅度要大,因而承擔的風險也較大。
(4)期貨套利交易成本一般要低于投機交易成本。一方面,由于套利的風險較小,因此,在保證金的收取上要小于普通期貨投機,從而大大節省了資金的占用;另一方面,通常進行相關期貨合約的套利交易至少同時涉及兩個合約的買賣,在國外,為了鼓勵套利交易,一般規定套利交易的傭金支出比單筆交易的傭金費用要高,但比單獨做兩筆交易的傭金費用之和要低,所以說,套利交易的成本較低。
(四)期貨套利的種類和作用
一般來說,期貨套利交易主要是指期貨價差套利。所謂價差套利,是指利用期貨市場上不同合約之間的價差進行的套利行為。價差套利也可稱為價差交易、套期圖利。價差套利根據所選擇的期貨合約的不同,又可分為跨期套利、跨品種套利和跨市套利。
1. 跨期套利是指在同一市場(即同一交易所)同時買入、賣出同種商品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貨合約,以期在有利時機同時將這些期貨合約對沖平倉獲利。
2. 跨品種套利是指利用兩種或三種不同的但相互關聯的商品之間的期貨合約價格差異進行套利,即同時買入或賣出某一交割月份的相互關聯的商品期貨合約,以期在有利時機同時將這些合約對沖平倉獲利。
3. 跨市套利是指在某個交易所買入(或賣出)某一交割月份的某種商品合約的同時,在另一個交易所賣出(或買入)同一交割月份的同種商品合約,以期在有利時機分別在兩個交易所同時對沖在手的合約而獲利。
期貨套利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套利行為有助于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不同期貨合約價格之間的合理價差關系的形成。套利交易的獲利來自于對不合理價差的發現和利用,套利者會時刻注意市場動向,如果發現價差存在異常,則會通過套利交易以獲取利潤。而他們的套利行為,客觀上會對相關價格產生影響,促使價差趨于合理。
第二,套利行為有助于市場流動性的提高。套利行為的存在增大了期貨市場的交易量,承擔了價格變動的風險,提高了期貨交易的活躍程度,有助于交易者的正常進出和套期保值操作的順利實現,有效地降低市場風險,促進交易的流暢化和價格的理性化,因而起到了市場潤滑劑和減震劑的作用。
六、利率期貨
以銀行間拆放的貨幣資金、短期存單和債券等利率類金融工具為期貨合約交易標的物的期貨品種稱為利率期貨(Interest Rate Futures)。利率期貨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是金融期貨的重要組成部分。投資者可以通過利率期貨對沖利率風險。
根據利率期貨合約標的期限的不同,利率期貨分為短期利率期貨和中長期利率期貨兩類。短期利率期貨合約的標的主要有資金市場利率工具、短期債券、存單等,期限不超過一年,一般采用現金交割。中長期利率期貨合約的標的主要為各國政府發行的中長期債券,期限在1年以上,一般采用實物交割。
2013年9月6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推出5年期國債期貨交易。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標的為面額為100萬元人民幣、票面利率為3%的5年期名義標準國債,以面值為百元的國債凈價報價,采用實物交割。
2015年3月20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推出1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交易。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1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標的為面額為100萬元人民幣、票面利率為3%的10年期名義標準國債,合約月份為最近的三個季月,以面額為百元的國債凈價報價,采用實物交割。10年期國債期貨的交割以“名義標準債券”(或者稱為“虛擬債券”)為交割標的,多品種替代交割,在交割月首日剩余期限為6.5-10.25的固定利率國債都可用于交割。
七、股指期貨
以股票價格指數為期貨合約交易標的物的期貨品種稱為股指期貨。投資者可以通過股指期貨套期保值交易對沖股票市場系統性風險。股指期貨采用現金交割。
2010年4月16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推出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滬深300股指期貨是指以滬深300指數作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合約乘數為每點300元,合約月份為當月、下月及隨后兩個季月。
2015年4月16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推出中證500股指期貨合約。中證500股指期貨是指以中證500指數作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合約乘數為每點200元,合約月份為當月、下月及隨后兩個季月。
2015年4月16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推出上證50股指期貨合約。上證50股指期貨是指以上證50指數作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合約乘數為每點300元,合約月份為當月、下月及隨后兩個季月。
八、期權
(一)期權的含義
期權(Options)是一種有期限的權利,期權交易的對象是未來購買或出售商品的權利。期權的買方在支付期權費用后,便獲得了在規定的期限內按約定價格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標的資產的權利,期權買方既可以選擇執行權利,也可以選擇放棄執行權利。所以,期權也稱為選擇權。
當買方選擇行權時,賣方必須履約。如果在期權到期時買方沒有行權,則期權作廢,買賣雙方權利義務隨之解除。
(二)美式期權與歐式期權的含義
(1)美式期權(American options)
美式期權是指期權買方在期權到起日前(含到期日)的任何交易日都可以行使權利的期權。
(2)歐式期權(European options)
歐式期權是指期權買方只能在期權到期日行使權利的期權。
無論是歐式期權還是美式期權,在期權到期日之后買賣雙方權利義務消除。
美式期權與歐式期權的劃分并無地域上的區別,市場上交易最多的是美式期權,歐式期權多用于現金結算的期權。
(三)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
(1)看漲期權 (Call Options)
看漲期權的買方享有選擇購買標的資產的權利,所以看漲期權也稱為買權、認購期權。
具體而言,看漲期權是指期權的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額的期權費后,便擁有了在合約有效期內或特定時間,按執行價格向期權賣方買入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利,但不負有必須買進的義務。
看漲期權買方預期標的物市場價格上漲而買入買權,所以被稱為看漲期權。標的物市場價格上漲越多,買方行權可能性越大,行權買入標的物后獲取收益的可能性越大、獲利可能越多。
(2)看跌期權(Put Options)
看跌期權的買方享有選擇出售標的資產的權利,所以看跌期權也稱為賣權、認沽期權。
具體而言,看跌期權是指期權的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額的期權費后,便擁有了在合約有效期內或特定時間,按執行價格向期權賣方出售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利,但不負有必須出售的義務。
看跌期權買方預期標的物市場價格下跌而買入賣權,所以被稱為看跌期權。標的物市場價格下跌越多,買方行權可能性越大,行權賣出標的物后獲取收益的可能性越大、獲利可能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