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司法考試辦公室副處長歐陽江波昨介紹,國家司法考試自2002年舉辦以來,武漢地區的參考人數每年均在5000人左右,占全省一半以上。2006年為報名人數最多,達到6850人。
據介紹,在報考者中,在職人員比例超一半。6708人報名參加2007年司法考試,在校研究生和應屆畢業生占48%,其余均為在職人員,包括公、檢、法系統內職員和其他行業在職人員。
從2002年開始,全國開始統一的 司法考試,考試涉及憲法等近20個科目。每年9月第三個周末為司法考試日。
歐陽江波說,國家司法考試作為一種資格考試,與法律職業相銜接,是從事執法部門工作如檢察院、法院、公證員及律師的必須“通行證”,如果沒有這個通行證,則一輩子在法、檢系統做內勤、書記員也有可能。就業壓力大也引發了眾多往屆法律系學生報考,擴招后,很多法律專業學生邊工作邊考試,有的甚至辭職專心備考,可見這個證非同一般。
司法考試通過率低,也造就了一批“考霸”,很多人反復多次報考,少則二三次,考五次以上也不算稀奇。
連考五年,自稱不是最牛“考霸”
張先生在市檢察院工作,今年37歲。去年,張先生以361分的成績通過“司考”,這是他第五次參加全國司法考試。回首五年“司考”路,張先生昨稱它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在檢、法(檢察院、法院)系統工作,如是執法人員,必須得通過司法考試,否則就只能做書記員、文書、后勤等工作。2002年,全國首開司法考試時,張先生報名參加,但成績并不理想,之后再連續四次報考。
張先生說,報名參加司考,實則是“為名譽而戰”,因為通過司法考試,改變的是身份,從書記員到檢察員。
張先生介紹,在“司考”在職群體中,自己并不是最牛的“考霸”,“有考8年還仍在司考路上奮戰的戰友”。
吳良濤,湖北威德律師事務所律師。1995年起,連考三年通過律師資格考試。他稱,身邊有很多鐵桿“司考”朋友,有的連續考了七八次都未通過。他介紹,一位湖南籍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的女孩,背井離鄉,辭掉在湖南的公職在漢連續兩年參加“司考”,過年都未回家;還有一名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的女孩子由于一直未通過“司考”,快30歲的她,不敢要小孩,怕影響復習備考。
最老學員58歲,備考期長達10年
58歲,幾近退休的年齡,鄺歡喜卻還在“娃娃”扎堆的教室里啃課本。再過三個星期,鄺歡喜將第一次奔赴司法考試的考場,為這一天的到來,他準備了整整10年。
現年58歲的鄺歡喜,只有高中學歷,但通過成教學習和自考,他已經拿到法律專業本科文憑。目前,他在一家 房地產公司擔任總經理助理工作,“也可算是公司半個法律顧問”。
鄺歡喜說,以前大專學歷即可參加律師資格考試,但現在門檻由專科漲至本科,他也順勢被逼通過法律自考以獲取本科文憑。“這整個階段,我差不多花了十年時間,完成成教大專和自考本科的學習。”
“我有過在司法部門工作的經歷,但因沒有通過司法考試最終沒能真正涉‘法’行業。”鄺歡喜說,自己的履歷表很豐富:湖北某地市司法局做中心法律事務所工作者,律師事務所做過律師助理、企業的法律顧問等。“但終究還是想通過司法考試,成為一名律師。”
鄺歡喜打趣地說道,剛到司法考試培訓班上課時,很多“娃娃”用異樣的眼光看他。“班上的300多名學員中,我是年紀最大的,但這不妨礙我的律師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