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考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刷題!從備考到考試都離不開做題,考前刻意訓練自己的做題思路和做題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考場上才能得心應手。一起來完成今日的刷題打卡吧:
1、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甲明知自己感染新冠肺炎,隱瞞不報,故意搭乘回國的飛機,導致多人感染,甲的行為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乙出于毀壞車輛,以達到幫助別人修車、守車獲取勞務費之目的,抱了兩個分別約80公斤和20公斤的石頭放置在公路路面上。當晚23時許,何某駕車途經此地,汽車撞在被告人放置的石頭上,致左前輪爆裂,車輛失控沖下公路西側的防洪溝內,造成車內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70561.1元。乙的行為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丙為了組織恐怖活動培訓,已經聯系了講授人員與參加人員,或者準備了培訓場所的,丙的行為構成準備恐怖犯罪活動罪的犯罪預備
D.丁醉酒駕車將他人撞成重傷,逃離事故現場,后被害人死亡,經査丁負事故全部責任。但尸檢結果判斷不出被害人的死亡時間,可能在肇事之后馬上死亡,也可能在數小時后死亡,對丁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對于第115條規定的結果,行為人可以持故意,也可以持過失心態。2020年2月6日兩高兩部《關于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規定,故意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原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114條、第115條第1款的規定,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①已經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攜帶者,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并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因此,A正確。
B構成破壞交通設施罪,不構成兜底罪名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錯誤。
C屬于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罪本身的犯罪預備,C正確。
在無法判斷行為人的逃離行為是否耽誤了救助時,只能推定沒有耽誤救助,故不屬于逃逸致人死亡,D錯誤。
2、以下行為不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
A.甲系新冠肺炎患者,在疫情防控期間,故意對醫務人員實施撕扯防護裝備、吐口水等行為,致使醫務人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B.乙行為人吸毒后駕車造成重大傷亡
C.丙從疫區回鄉,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要求其居家隔離,丙覺得自己身體健康,多次外出聚會,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
D.丁和男友吵架,凌晨3點從5樓窗戶將男友的手機扔了出去,砸死流浪貓1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當選,該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
C當選,兩高兩部《關于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規定,其他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依照《刑法》第330條的規定,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
D當選,本案構成高空拋物罪,沒有達到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程度,所以不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甲賣迷藥,明知乙將使用迷藥進行犯罪活動,仍然教乙迷藥的使用方法等知識,乙用迷藥迷倒丙后拿走了財物,后乙多次使用該迷藥實施犯罪行為,關于甲的行為的定性,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甲的行為成立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因為該行為會導致乙實施不特定的犯罪
B.甲的行為不成立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因為出售迷藥的行為不會危害公共安全
C.乙的行為成立搶劫罪
D.甲的行為成立搶劫罪的幫助犯,亦觸犯了傳授犯罪方法罪,屬于想象競合
乙使用迷藥迷倒丙后取走財物的行為,屬于以暴力、脅迫之外的“其他方法”排除被害人的反抗,成立搶劫罪,C項正確。
甲幫助乙實施該行為,成立搶劫罪的共犯(幫助犯),甲向乙傳授如何“迷倒”他人進而取得財物的方法,亦構成傳授犯罪方法罪,屬于想象競合。D項正確。
備考資料:[免費領《內部講義》包郵][法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