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考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刷題!從備考到考試都離不開做題,考前刻意訓練自己的做題思路和做題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考場上才能得心應手。一起來完成今日的刷題打卡吧:
1、某日,甲醉酒駕車將行人乙撞死,急忙將尸體運到X地掩埋。10天后,甲得知某單位要在X地施工,因擔心乙的尸體被人發現,便將乙的尸體從X地轉移至Y地。在轉移尸體時,甲無意中發現了乙的身份證和信用卡。此后,甲持乙的身份證和信用卡,從銀行柜臺將乙的信用卡中的5萬元轉入自己的信用卡,并以乙的身份證辦理入網手續并使用移動電話,造成電信資費損失8000余元。甲的行為構成何罪?
A.交通肇事罪
B.侵占罪
C.信用卡詐騙罪
D.詐騙罪
甲將尸體身上的信用卡與身份證拿走,并轉賬的行為,不成立侵占罪,因為甲獲得5萬元、8000元是通過其他犯罪行為取得的,而撿拾信用卡、身份證的行為不成立侵占罪(價值數額沒達到侵占罪成立的標準1萬元)。B選項說法錯誤。
甲撿拾信用卡之后,從銀行柜臺取錢的行為,成立信用卡詐騙罪,屬于“冒用他人信用卡”騙取財物的情形。C選項說法正確。
《關于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規定:“以虛假、冒用的身份證件辦理入網手續并使用移動電話,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266條的規定,以詐騙罪定罪處罰。”故甲用乙的身份證辦理入網手續并使用移動電話,造成電信資費損失8000余元的行為,成立詐騙罪。D選項說法正確。
本題正確答案為ACD。
2、關于交通肇事罪,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甲超速行駛,乙駕車追尾甲的汽車,乙身受重傷,甲隨后駕車逃離現場的,甲成立交通肇事罪
B.甲酒后駕車將一行人撞成重傷,但僅負次要責任的,甲的行為與交通事故直接存在條件關系,但不能將交通事故歸責于甲
C.甲違章駕駛致使乙死亡、丙重傷,甲在現場等候交警前來處理,致使丙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的,按照司法解釋,甲不屬于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D.甲駕車在礦區內超速行駛,撞死三名工人的,甲成立交通肇事罪
行為人負事故責任,但不一定肯定結果歸屬,還需滿足刑法所要求的特定要求;酒駕導致一重傷,負事故主要責任,構成交通肇事。因此B選項說法正確。
司法解釋認為,逃逸是指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本案中行為人并未逃避法律追究,不夠成逃逸,更不構成逃逸致人死亡。因此C選項說法正確。注意:理論上對此有不同看法,認為只要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不救助被害人的,就可以認定為逃逸。據此,①發生交通事故后,行為人雖然仍在原地,但不救助受傷者的,仍認定為逃逸。②行為人在造成交通事故后,讓自己的家屬、朋友救助傷者,然后自己徒步離開現場的,不應認定為逃逸。但是,行為人造成交通事故后,沒有需要救助的被害人而逃走的,不應認定為逃逸。③ 行為人造成交通事故,警察立即到達現場后,行為人并非為了逃避救助義務而逃跑的,不應認定為逃逸(在這種情況下,應由警察負擔救助被害人的責任)。 ④行為人將被害人送往醫院后逃跑的,不應認定為逃逸。 ⑤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立即逃離現場,隨后又返回現場救助被害人,不應認定為逃逸。C項,選項明確問的是根據司法解釋,所以C項正確當選。案例分析考查時可觀點展示。
交通肇事要求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內違章駕駛。因此D選項說法錯誤。
綜上,本題正確答案為BC。
3、甲酒后駕駛將乙撞成重傷,甲下車查看之后,本可以將乙送往醫院搶救,但發現乙系自己的仇人,遂逃離現場,之后乙死亡。關于本案,下列哪些選項正確?
A.如果乙被撞成瀕臨死亡的重傷,甲即使救助也無法挽救乙生命的,由于甲不救助的行為沒有結果回避的可能性,故甲僅成立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
B.如果甲逃逸行為致使乙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的,則甲的行為屬于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
C.如果甲將乙送往醫院,就可以防止死亡結果發生的,則甲不救助的行為可能成立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D.如果無法確定甲逃逸時乙是否已經身受致命傷,則甲僅承擔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刑事責任,對乙的死亡不負刑事責任
B選項正確,甲先前酒后駕車的行為成立交通肇事罪,然后交通肇事后逃逸使乙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當然適用“逃逸致人死亡”的情節。
C選項正確,甲將乙送往醫院可以防止其死亡,所以能救而不救的,成立不作為的故意殺人。
D選項錯誤,無法確定乙是否重傷,按照有利于行為人的原則,死亡結果不能歸屬于逃逸的行為,對乙的死亡不負責任;但是總是有逃逸情節的,所以不是交通肇事的基本犯,而是結果加重犯。
備考資料:[免費領《內部講義》包郵][法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