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方案設計題
方案設計一:
答題要點:
(一)問題的陳述及分析:榮軍院中優撫對象的這種想法,是受其心理、生活、自身價值以及奉獻社會等多方
面因素影響而形成的。
(二)方案設計:根據這些革命前輩的心愿,擬訂服務方案,包括:
1.方案目標:幫助他們體現自我價值,實現他們老有所為、發揮余熱的心愿。
2.方案實施策略:
(1)鼓勵和贊賞這些優撫對象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回報社會的精神;
(2)聯系社區資源,尋找有關學校,將這些革命前輩的想法告知學校,爭取在他們和學校之間搭建溝通的平臺;
(3)建議學校開展與革命傳統教育相關的課外活動,邀請優撫對象前來講述他們的戰斗經歷;
(4)可以發動學校組織志愿者隊伍,定期前往榮軍院與革命前輩們交流溝通,并為他們做一些志愿服務;
(5)可以與榮軍院建立長期共建的關系,組織多元化的活動,不斷豐富優撫對象的精神生活,發掘他們的自身潛能,同時最大限度發揮他們的余熱。
3.方案執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區資源、提供服務、監督執行進度、處理危機等。
4.方案評估:包括對方案執行情況、優撫對象的感受、學校反應情況及效果的評估等。
方案設計二:
答題要點:
(一)問題的陳述及分析:通過案例,我們發現陳某的問題大致如下:
1.個人方面:性格壓抑、脾氣暴躁、情緒不穩定、且自尊心較低。
2.家庭方面:對待妻子行為粗暴,并進而導致夫妻離異;在教養孩子方面缺乏能力與技巧,只會使用打的方式來進行教育。
3.生活方面:無固定工作,且收入較低,在承擔撫養家庭時顯得力不從心。
(二)方案設計:
1.方案目標:通過心理輔導等使陳某的情緒和心理朝正常方向發展,改善其生活條件,使陳某父子的親子關系得以加強。
2.方案實施策略:
對于案主陳某可以采取如下的輔導策略:
(1)通過心理測量表的使用,正確評估案主的心理狀況。
(2)深入訪談,和案主一同分析和尋找問題的根源,尋求處理個人心理問題方面的輔導策略。
(3)處理案主的對于前一段婚姻的情緒反應,適應離婚后單身帶孩子的生活。
(4)建議案主參加講座或輔導.或與孩子的老師聯系,學習合理教養孩子的方式和方法。
(5)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察看案主是否符合申請最低生活保障金,如符合協助其中請,以實施家庭救助。
(6)建議案主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以增強個人的就業能力,尋找穩定的工作。
(7)處理案主與兒子的關系協調,以處理孩子和父親之間的親子關系。
3.方案執行:主要包括提供服務、整合社區資源、監督執行進度等。
4.方案評估:包括陳某父子的滿意度、方案執行情況和效果評估等。
方案設計三:
答題要點:
(一)聞題的陳述及分析:對案主阿梁的分析診斷如下:
1.青春期的反抗心理作祟。
2.自尊心過強,極易受損。
3.重感情、講義氣、易不顧后果而沖動
4.破碎家庭帶來一定的影響。
(二)方案設計:
1.方案目標:使阿粱得到父母的更多關愛,弱化她的逆反心理和行為,使其在各方面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2.方案實施策略:
(1)與有關老師聯系:改變他們對案主的態度,并時時給案主以鼓勵,以勸導代替指責。
(2)與家庭聯系:通過電話或家訪,了解家庭情況,并請家長與學校配合,多關心案主。
(3)實施個別輔導:接納案主情緒,給于關懷和鼓勵,促使案主反省自己過去的錯誤。
(4)增加案主的工作參與:利用案主的號召力,讓其適當擔任班干部或學校職務。
(5)運用行為改變技術:利用增強、消弱、類化、辨別等學習原則,引導其逐步養成良好行為。
(6)運用小團體輔導:開展相關的團隊小組,增強案主的歸屬感。
3.方案執行:主要包括提供服務、整合社區資源等。
4.方案評估:包括活動參與者的滿意度、方案的執行情況和效果評估等。
方案設計四:
答題要點:
(一)問題的陳述及分析:兒童在意外傷害預防方面的需求包括:
(1)兒童對于了解意外傷害各類情況的需要。
(2)兒童對學習避免意外傷害發生的方法的需要。
(3)兒童對于可操作的急救知識的需要。
(二)方案設計:根據上述社區兒童的需求,現擬訂社區服務方案如下:
1.方案目標:協助兒童及其家庭了解和學習預防意外傷害的知識與技巧,以減少社區內兒童受到意外傷害的幾率,為他們帶去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
2.方案實施策略:
(1)為兒童建立意外傷害預防的小組,為他們講解意外傷害的型和避免方法等常識。
(2)邀請相關醫務人員開辦講座,為孩子和家長講解專業知識以及急救方法等。
(3)在社區內開展意外傷害預防知識普及宣傳活動。
(4)充分利用社區兒童之家等兒童照顧機構。
3.方案執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區資源、提供服務、監督執行進度、處理危機等。
4.方案評估:包括兒童及其家長對服務的滿意度、方案執行情況及效果評估等。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