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人與環境互動”的視角出發,社會工作者在介入階段可能采取的主要介入類型是( )。
A.直接介入
B.間接介入
C.綜合介入
D.交叉介入
2.社會工作者在工作過程的最終階段進行的評估,包括目標結果和理想結果兩個部分,這種評估類型屬于( )。
A.過程評估
B.工作評估
C.行動評估
D.結果評估
3.結案階段,服務對象不愿承認已到結案期,避免討論關于結案的話題,表現為不準時參加與社會工作者的工作會談。會談時心不在焉等。服務對象對結案產生的這種負面情緒反應稱為( )。
A.否認
B.倒退
C.憤怒
D.抱怨
4.收養服務是依據法律通過正常手續確立撫養關系的一種方式,下列不屬于收養服務對象的是( )。
A.無人撫養的棄嬰
B.未婚媽媽無力或不愿撫養的子女
C.因戰亂、生病或意外事件所導致破碎家庭的兒童
D.在家庭中被虐待的兒童
5.社會工作一直強調人與環境的關系,在青少年成長的微觀、中觀、宏觀的環境中,( )的影響力無疑是最大的。
A.同輩群體
B.家庭
C.學校
D.社會
6.企業社會工作的核心內容是( )。
A.爭取職工的職業福利
B.協助監督企業落實涉及職工權益的法律法規
C.因地制宜開展和設計有特色的服務項目
D.兼顧公共性、公益性與多方共贏
7.目前政府推行的公民行為規范的教育多屬于( )。
A.發展式教育
B.控制式教育
C.補償式教育
D.指導性教育
8.通過事先設計的問卷,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社區居民和服務對象參與服務(活動)后的滿意度是哪一種成效評估的方法?( )
A.定性評估法
B.定量評估法
C.問卷法
D.調查法
9.“接案”是社會工作者與潛在服務對象開始接觸,了解其需要,幫助其逐漸成為服務對象并( )社會工作服務的過程。
A.協商
B.熟悉
C.參與
D.接受
10.為糖尿病患者組織的病友互動小組——“糖友樂”。針對直腸癌患者組織的病友互助小組——“愛康樂”等屬于( )。
A.患者小組
B.醫生與患者小組
C.自助小組
D.患者家屬小組
參考答案:
1.C【解析】從“人與環境”互動的視角出發,社會工作將介入焦點放在:第一,增強個人生活適應能力;第二,增加社會和物理環境對個人需要的回應。這種從人與環境兩個環節進行介入的策略構成了直接實務和間接實務活動結合在一起的綜合介入行動。因此,答案選C。
2.D【解析】結果評估是在工作過程的最終階段作出的評估,包括目標結果和理想結果兩個部分。
3.A【解析】常見的服務對象負面反應有:(1)否認;(2)倒退;(3)依賴;(4)抱怨;(5)憤怒;(6)討價還價;(7)憂郁。其中,題干描述的是“否認”的表現。因此,答案為A。
4.D。
5.B。
6.A【解析】考查企業社會工作的特點。由于企業獨特的經濟屬性,企業社會工作具有以下特點:(1)爭取職工的職業福利是企業社會工作的核心內容;(2)協助監督企業落實涉及職工權益的法律、法規,維護職工福利權益;(3)因地制宜開展和設計有特色的服務項目是企業社會工作的主要任務;(4)兼顧公共性、公益性與多方共贏的統一是企業社會工作的主要策略。
7.B【解析】控制式教育,即通過一些宣傳教育的活動,重點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為。目前政府推行的公民行為規范的教育多屬控制式教育,例如通過一些宣傳標語告知居民不應亂扔垃圾、不吸毒、不應在公共場所吸煙等。
8.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定量評估法的概念。社區服務(活動)方案成效評估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可以采取定量的方法;二是可以采用定性的方法。
9.D【解析】“接案”是社會工作助人活動的開端,是社會工作者與潛在服務對象開始接觸,了解其需要,幫助其逐漸成為服務對象并接受社會工作服務的過程,也是社會工作者與潛在服務對象通過溝通達成共同解決問題初步協議的整個助人過程的開始。
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