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組織志愿者與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結對,為這些老人提供日常送餐服務。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志愿者的送餐服務首先滿足了老人的( )。
A.生理的需要
B.歸屬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實現的需要
2.小蕓失戀后,整日以淚洗面,閉門不出,一天,她服用了大量安眠藥企圖自殺,幸好被朋友及時發現,送到醫院拾救才挽回生命。醫務社會工作者小趙了解情況后到病房陪伴小蕓,協助她度過難關。從危機介入的角度,小趙除了需要迅速了解小蕓的主要問題外,更重要的工作是( )
A.危險性評估
B.安撫悲傷情緒
C.聯系其家人
D.轉介心理咨詢
3.社會工作者小劉為老年人開設了園藝小組,旨在加強老年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強老年人的自信心。在第四節小組討論時,王爺爺和孫奶奶因種植月季花的方法不同而產生了嚴重爭吵,兩人都希望小劉支持自己。這時,小劉適宜的做法是( )。
A.保持沉默不回應.要王爺爺和孫奶奶自己處理爭執
B.保持中立和分析各種種植月季花方法的優點和不足
C.與王爺爺和孫奶奶澄清沖突本質。讓組員表決支持哪一方
D.婉轉地指出王爺爺和孫奶奶的不對之處.并馬上結束該小組
4.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受當地民政部門邀請,派出社會工作者小楊參與災后重建工作。他觀察到臨時安置點的生活設施數量有限,居民之間會因使用擁擠而產生不愉快。針對這種情況,小楊最適宜采取的地區發展模式實施策略是( )。
A.要求增加更多生活設施
B.直接安排居民輪流使用
C.鼓勵居民提出改善意見
D.重新規劃設施分配方案
5.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受當地民政部門委托,對該地區30個公益創投項目進行年度效果評估。下列評估內容中,屬于效果評估的是()。
A. 實際參與的服務對象是否符合預期
B. 項目關鍵指標的定期統計監測情況
C. 項目資源整合及經費管理使用情況
D. 項目實施以來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