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想考教師資格證,但又對教師資格證知之甚少,備考時也無從下手,然后就一直拖著拖著,喊了幾年考教師資格證的口號還是沒有落到實處,或是就簡單報了個名,考 試都沒有去的等等,比比皆是,這些都是典型的備考失敗案例。所以說備考前,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了解考情,精準把握重難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為幫助各位掃清備考障礙,根據我多年教師資格證培訓經驗,將從考什么、怎么考以及如何備考這幾個方面談談教資筆試備考那些事。
一、考什么
報考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和中職文化課需要考三門課程,科目一、科目二為公共課,科目三為與報名科目相對應的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而報考中職專業課和中職實習指導,一般而言,只需考兩門課程,即科目一與科目二,難度系數相對于而言小一點。
類別 | 筆試科目 | ||||
科目一 | 科目二 | 科目三 | |||
中學 | 初級中學 | 綜合素質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 |
高級中學 | |||||
中職 | 文化課教師 | ||||
專業課教師 | (試點省自行組織) | ||||
中職實習指導教師 | (試點省自行組織) |
二、怎么考以及如何備考
1. 科目一:綜合素質
綜合素質是三門科目中最簡單的一門,考點聚焦,且需要理解記憶的知識點較少。
(1)試卷結構
考試內容總共分為五個模塊:職業理念、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文化素養和基本能力,試卷題型總共有三種: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與寫作題。各模塊所占比例、分值、考察的題型如下圖:
模塊 | 分值 | 比例 |
職業理念 | 22’(4道單選+1道材料) | 15% |
教育法律法規 | 16’(8道單選) | 10% |
教師職業道德 | 22’(4道單選+1道材料) | 15% |
文化素養 | 18’(9道單選) | 12% |
基本能力 | 22’(4道單選+1道材料+1道寫作) | 48% |
合 計 | 150’ | 100% |
根據對歷年真題的分析,得出試卷題號與考試模塊是一一對應的:
題型 | 題號 | 考查內容 | 分值 |
單項選擇題 | 1-4 | 教師職業理念 | 8 |
5-12 | 教育法律法規 | 14 | |
13-16 | 教師職業道德 | 8 | |
17-25 | 教師文化素養 | 18 | |
26-27 | 信息處理能力 | 4 | |
28-29 | 邏輯思維能力 | 4 | |
材料分析題 | 30 | 教師職業理念 | 14 |
31 |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 14 | |
32 | 閱讀理解能力 | 14 | |
寫作題 | 33 | 議論文為主 | 50 |
(2)考試重難點
對中學綜合素質試卷基本情況分析完后,再來看看每一模塊的重要程度,以及考試的重難點:
(3)備考策略:
考前一個月開始復習綜合素質就可以,具體的復習順序為:
第一階段(1-10天),學習理論知識,重點學習的模塊為教師職業理念、教育法律法規和教師職業道德,文化素養考察范圍過于廣泛,復習性價較低,對這部分的學習,佛系一點就好;
第二階段(11-20天),做真題,把真題吃透,此外,寫作部分要多加留意,掌握議論文的結構框架、背誦論據材料、多多練習,雖然作文難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但是至少要保證作文不要太差,能拿個平均水平的分數;
第三階段(21-30天),沖刺,把教師職業理念和教師職業道德的重點內容背熟,教育法律法規重要條款的關鍵詞進行記憶,掌握材料分析題的答題技巧,寫1-2篇完整的作文。
2. 科目二:教育知識與能力
很多同學覺得科目二的難度比科目一要難很多,事實確實如此,科目二內容更抽象,更復雜,考試重難點更分散,考察的題型更多樣化,每次考試每個模塊所占的分值也不像綜合素質一樣穩定,廢話不多說,往下看。
(1)試卷結構
題型題量分析:
題型 | 題量與分值 | 比例 |
單項選擇題 | 共21題,每題2分,總計42分 | 28% |
辨析題 | 共4題,每題8分,總計32分 | 21% |
簡答題 | 共4題,每題10分,總計40分 | 27% |
材料分析題 | 共2題,每題18分,總計36分 | 24% |
總計 | 共31題,總計150分 | 100% |
歷年真題中,各模塊分值占比:
總體分析各模塊分值占比,其中教育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中學生發展心理和中學生學習心理三個模塊考查分值最高,均占比在 15%以上;中學教學和中學德育兩個模塊考查分值占比居中,占比 11%-13%之間;中學課程和中學生心理輔導兩個模塊考查分值相對較少,占比 1%-6%之間。
(2)備考策略
教育知識與能力這門課程的學習,最好準備2個月的復習時間,具體步驟為:第一階段(1-30天),參照下表,對各模塊的重難點內容進行學習,理解各知識點,理清知識的結構與脈絡;
模塊 | 重難點內容 | 備考策略 |
教育基礎 | 1)教育的產生與發展:教育的起源;教育的本質屬性;教育的社會屬性 | 1)本模塊知識點難度不大,但比較多且零碎。所以,在備考過程中,建議結合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點,明確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 |
中學課程 | 1)課程概述:組織方式;設計開發主體;呈現方式 | 1)本模塊知識點理論性強,建議在備考時,理解基礎上加以記憶 |
中學教學 | 1)教學概述:我國現階段的教學任務;教學的意義 | 1)本模塊知識點實踐性強,建議結合實際經驗進行學習 |
學習心理 | 1)認知過程:注意;感覺;知覺;記憶;思維 | 1)本模塊考點多,考查頻率高,需全題型備考 |
發展心理 | 1)中學生的認知發展:皮亞杰和維果斯基的認知發展理論 | 1)本模塊知識點理論性強,結合近幾年考試趨勢,對于各理論需做簡答題備考 |
心理輔導 | 1)中學生的心理健康 焦慮癥;抑郁癥;強迫癥 | 1)本模塊主要以客觀題型考查,頻率較固定 |
中學德育 | 1)中學生品德心理與發展:品德概述、品德形成一般過程 | 1)本模塊知識點多,考查頻率高,客觀題相對簡單,主要注重主觀題的備考 |
班級管理 | 1)群體心理:群體交往中的心理效應;課堂管理;課堂紀律概述;維持課堂紀律的策略;課堂問題行為及其應對 | 1)本模塊常考點比較集中,主要是班主任工作、班集體、教師的教學能力等 |
第二階段(31-45天),鞏固提升,刷真題,刷真題,把歷年真題吃透;
第三階段(46-60天),沖刺,掌握各種題型的答題技巧,各種狂背重要知識點,翻翻歷年真題和錯題集。
總的來說,備考教育知識與能力這門課程,理解記憶關鍵知識點、刷真題是必須要做的兩件事情!
3.科目三: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中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很多考生筆試掛就掛在這科上,因此,大家一定不能掉以輕心。中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察的內容包括學科知識、課程標準、教學知識與教學技能,其中,學科知識與教學設計占比最大,以高中數學為例:
模 塊 | 比 例 | 題 型 |
學科知識 | 41% | 單項選擇題 |
課程知識 | 18% | 單項選擇題 |
教學知識 | 8% | 單項選擇題 |
教學技能 | 33% | 案例分析題 |
合 計 | 100% | 單 項 選 擇 題 : 約27% |
學科知識:難點部分,這是由于學科知識考察的是所報學科體系的知識,而不僅僅是該學段的知識,如報的是高中數學,那考的學科知識會有高等數學、高中數學和初中數學,而不僅僅是高中數學的知識。那怎么復習呢?啃專業書,刷題,除非你學的就是該學科專業的。
課程標準:考前把課程標準的重點內容背熟,做做相關真題即可。
教學知識與教學技能:背關鍵知識,掌握教學設計題的答題套路,做真題,把真題吃透。
讀到這里,關于教師資格證(中學)筆試考什么、怎么考以及如何備考,各位小伙伴們也大概清楚了,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付諸行動,少打游戲、少追劇,多讀書,多做題,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