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事例導入
用學生生活中熟悉或關心的事例來導人新課,能使學生產生一種親切感,起到觸類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紹新穎、醒目的事例,為學生創設引人人勝、新奇不解的學習情境。
(十)直觀導入
包括兩類:實物導人與電教媒體導人。
利用實物、教具引導學生直觀觀察、分析,引出新知識的導入方法。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過渡的橋梁。例如,圓柱、圓錐、圓臺的側面積和全面積的導人,可以讓學生觀察模型及其側面展開圖,進而引導學生導出計算公式。
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既有聲又有像,形象、直觀、生動、新穎、有趣,能迅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運用錄音機教學,先放錄音讓學生聽,然后回答老師的問題,這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有很好的效果。運用投影儀、多媒體既能節約時間,又形象直觀,并且還有報考功能。
(十一)問題導入
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導入是指教師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使學生頓生疑慮,引起學生的回憶、聯想、思考,從而產生學習和探究欲望的一種導人方法。問題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由教師提問,也可以由學生提問;可以單刀直人,直接提出問題,也可以從側面提問設置懸疑;可以由直接問句形式來呈現,也可以由“謎語”等形式來呈現。教學案例如下:
教師:同學們,咱們班最近參加了拔河比賽,你們說,拔河,從拉繩來看,贏方一端的拉力大,還是輸方一端的拉力大?
學生們先是一愣,接著爭先恐后地回答:贏方一端的拉力大!
教師:不對!拉繩上兩端的拉力一樣大!
學生:為什么?為什么?
(同學們睜大眼睛驚奇地問道。)
教師:因為牛頓第三定律告訴我們: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這一定律。
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難度,要使學生暫時處于一種“憤、悱”狀態,并且要以疑激思,使學生的思維盡快活躍起來。
(十二)情景導入法
情境導入是指教師通過音樂、圖畫、動畫、錄像或者滿懷激情的語言創設新奇、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產生如聞其聲、如見其形、置身其中、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情不自禁地進入學習情境的一種導入方法。教學案例如下:
黑板正中掛著周總理的遺像,上面披著黑紗,下面配一朵白花,兩邊掛滿了1976年清明節前后人們在天安門廣場悼念周總理的圖片。教師一改往日的著裝,身穿白襯衫、黑色西服。錄音機里播放著低沉、凝重的背景音樂。教師雙眼噙滿淚水,用震顫并且略帶沙啞的聲音說:“1976年1月8日,是億萬人民永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一位偉人的心臟永遠停止了跳動,東方天空中一顆巨星隕落了。噩耗傳遍全國。神州悲歌慟地。1月11日,人民群眾涌向天安門,涌上十里長街。同學們,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一下一輛靈車過,數十里淚水灑,億萬顆心拽住車輪的感人場面吧!”此情此景使同學們仿佛置身于當時的十里長街,個個悲痛萬分,潸然淚下,喚起了學生對周總理的深切緬懷和無盡思念。
情境導入以“情”為紐帶,給學生以情感的體驗和潛移默化的影響,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此外,情境導入還能陶冶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