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智育的任務為()。
A.傳授知識B.發展智力C.形成技能
D.有鑒賞和創造美的能力E.培養自主和創造性
7.教師是一種從事專門職業活動的專業人員,具備其資格的特定要求有()。
A.要有較好的政治背景B.要達到規定的學歷C.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D.要符合與其職業相稱的其他有關規定E.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8.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務有()。
A.保護子女身心健康,增強他們的體質B.為子女的學習創造良好條件
C.做好參加公益活動和安排好寒暑假及節假日活動
D.加強對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
E.制定家教計劃,配合學校教育工作
9.學校文化的形成來自于二方面,即()。
A.傳統文化B.外來文化C.社會特定要求的和主流的文化
D.年輕一代的文化E.以上都不是
10.現代教育的公共性指的是()。
A.為全體人民服務B.公平性C.大眾性D.公益性E.免費服務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0分)
1.德育的教育性功能2.啟發性原則3.教學模式4.教育5.學生集體
四、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配合途徑有哪些?2.學校咨詢與輔導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3.學校事故侵權行為的特征4.簡述現代教育的特征。5.教育學創立的標志是什么?
五、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你是如何認識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該如何去落實教育目的?
2.請結合實際工作談談現今中小學教育評價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策略。
教育學試題
1.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是(D)的發展。
A.教育規律B.教育價值C.教育現象D.教育問題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的教育家是(B)
A.培根B.夸美紐斯C.赫爾巴特D.贊可夫
3.“我們敢說日常所見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這一觀點出自洛克的(B)
A.《大教學論》B.《教育漫話》C.《愛彌兒》D.《普通教育學》
4.學校的中心工作是(A)
A.教學工作B.公共關系C.行政工作D.總務工作
5.“活到老學到老”是現代教育(C)特點的要求。
A.大眾性B.公平性C.終身性D.未來性
6.學校管理的目標和尺度是(C)
A.經濟收入B.良好的公共關系C.學校績效D.政治影響
7.學校管理的基本途徑是(B)
A.教學活動B.溝通C.教勞結合D.協調
8.兒童身心發展有兩個高速發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展(B)規律的反映。
A.順序性B.不平衡性C.階段性D.個別差異性
9.(C)是全部教育活動的主題和靈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針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標
10.學校德育對政治、經濟、文化發生影響的功能即指(D)
A.發展性功能B.個體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會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