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幼兒園工作規程》于1989年開始試行,1996年正式頒布實施。
2.D.幼兒園的主要活動是游戲。
3.D.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陳鶴琴倡導“活教育”。
4.C.遺傳因素是先天因素的最重要內容。
5.C.教育目的直接影響教育的全過程。
6.D.福祿倍爾是最早命名幼兒園,提出完整的幼兒教育思想的人。
7.A.兒童的發展包括個體和社會兩個層面。
8.C.義務教育只包括初中和小學共九年。
9.B.教師在保教結合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10.C.發展適宜性原則是指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征進行教育,是在學前教育小學化的背景下提出的。
11.C.幼兒園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兩個方面。
12.B.整個教學法是陳鶴琴先生提倡的,他反對分科教學,主張綜合的單元教學。
13.C.幼兒園的活動是幼兒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徑。
14.D.尊重幼兒不是要聽從幼兒的所有決定。
15.C.家長是教師了解幼兒的一個重要渠道。
二、名詞解釋
1.幼兒教育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它是專門研究3-6歲幼兒的教育,并探索其特點和規律。
2.綜合性原則:指在課程設計和教育活動時,必須以兒童身心的均衡發展為最高目的,圍繞著某一主題或方面,以兒童的直接經驗和實際生活為基礎,配合其能力、興趣和需要,盡量在課程和活動中促進兒童多層次、多角度、多學科的發展。
3.現代兒童觀:指現代人們對兒童的認識。兒童是與成人平等的、獨立的、發展中的個體,社會應當保障他們的生存和發展,應當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和權利,尊重他們的發展特點和規律,尊重他們的能力和個性,應當為他們創造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
4.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指以幼兒身心發展的現實與可能為前提,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為宗旨,并以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實施的、著眼于培養幼兒基本素質的教育。
5.幼兒體育:指幼兒園進行的、遵循幼兒身體發育規律,運用科學的方法增強幼兒體質,保證幼兒健康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動。
三、判斷題
1.×。我國《幼兒園工作規程》是1996年正式頒布施行的。
2.×。教師講、幼兒聽不完全是機械教育。
3.×。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是指幼兒園與社區實現資源互享、互通。
4.×。教師的指導過多與效率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
5.×。尊重幼兒權利是指尊重幼兒的意愿和發展需求。
6.×。保教結合要求教師和保育員要有保育意識、合作精神。
7.×。幼兒和成人享有基本的權利,但是特殊領域權利上有差異。
8.×。游戲是幼兒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二者并不矛盾。
9.×。教師的絕對權威反而影響游戲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