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簡答題
1.蒙臺梭利的幼兒教育觀:
(1)有吸收力的心靈:蒙臺梭利提出的概念,指的是發展的一個時期。這一時期,特定經驗的吸收是在沒有任何外部驅動的情況下進行的。
(2)專門為小組設計的情境能提供恰當刺激。
(3)恰當的環境能促進兒童的發展變化。
(4)兒童有內部動機;兒童的學習、操作受內部動機的驅動,特別是當他們處于這種能力的邊緣時。
(5)強調感覺和兒童的經驗,不強調測驗。
(6)支持者和指導者通過環境、短期的個體或小組教學;一日生活中大部分時間兒童可以自由選擇活動。
蒙臺梭利的教育觀偏重智能而忽視幼兒情感的陶冶,忽視幼兒的社會化活動;其感覺教育教具脫離幼兒的實際生活,過于狹隘、呆板,操作法過于機械等。
2.我國幼兒教師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1)我國幼兒教師的基本權利包括:①進行保育教育活動,開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實驗的權利;②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的權利;③指導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幼兒成長發展的權利;④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帶薪休假的權利;⑤參與幼兒園民主管理的權利;⑥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的權利。
(2)我國幼兒教師的義務是:①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②貫徹國家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幼兒園保教計劃,履行聘約,完成工作任務;③按國家規定的保教目標,組織、帶領幼兒開展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④關心、愛護全體幼兒,尊重幼兒人格,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⑤制止有害于幼兒的行為或其他侵犯幼兒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幼兒健康成長的現象;⑥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
3.幼兒游戲的特點與功能
(1)幼兒游戲的特點。①游戲是幼兒自愿、自主的活動。幼兒從事游戲,是出于自己的興趣和愿望,由于游戲形式、材料和過程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要求,使他們對游戲產生興趣,主動去進行游戲。在游戲中,幼兒的各種活動幾乎沒有什么限制,他們可以自由地充分地活動,從中得到快樂并得到發展。②幼兒游戲具有趣味性。趣味性是游戲自身固有的特征,每種游戲都含有趣味性,正是游戲的這一特點,給幼兒的精神和身體帶來舒適、愉快,使他們喜歡游戲。③幼兒游戲具有虛構性。游戲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真實的活動,具有明顯的虛構性。④幼兒游戲具有社會性。幼兒并不是天生就會做游戲,游戲不是幼兒的本能活動,只有當他們的體力、智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積累了一定的知識經驗,才會做游戲。時代、文化、地區、習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會影響幼兒的游戲,幼兒的游戲歸根到底是周圍生活的反映。
(2)游戲的功能體現在:游戲符合幼兒心理發展的需要;游戲能促進幼兒身體發展;游戲可以鞏固和豐富幼兒的知識,促進其智力和語言的發展;游戲是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優良性格的有效手段;游戲能促進幼兒美感和美的創造力的發展。
4.從以下兩個方面,正確理解幼兒教育的全面發展觀。
(1)全面發展是針對片面發展而言的,偏重任何一個方面或忽視任何一個方面的發展都不是全面發展;全面發展并不意味著個體在體、智、德、美諸方面齊頭并進地、平均地發展,也不意味著個體的各個發展側面可以各自孤立地發展。因此,幼兒園的全面發展教育在保證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可以允許幼兒個體在某方面突出一些。同時,應注重幼兒各方面發展的和諧與協調。
(2)體、智、德、美諸方面統一于幼兒個體的身心結構之中,體、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發展都與其他方面的發展相互促進、相互滲透、相互制約、不可分割。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來說,不能偏廢任何一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偏廢都將影響其他方面的發展。體、智、德、美四育融會在一起,形成一種整體教育力量,落實在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之中。只有正確認識四育之間的相互關系,實施全面發展教育,才能發揮教育的最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