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論述經濟與教育的關系(從經濟對教育的制約以及教育對經濟的反作用來講)。★★★★☆
答: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對教育發展產生著重要的作用,而教育也能對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首先,經濟發展對教育的作用表現在:
第一,經濟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事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經濟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投入教育事業發展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第二,經濟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事業發展的結構和布局。
第三,經濟發展水平通過對人才和知識的需求制約著教育目標的設定。
第四,經濟發展水平制約著學校的教育內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教學組織形式。
其次,經濟的促進作用表現在:
第一,教育為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基礎;
第二,教育再生產勞動力。通過教育可以實現勞動力的再生產,把可能的勞動力轉化為現實的勞動力。
第三,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
第四,教育促進現代經濟的發展。
2.政治對教育的制約作用有哪些?★★★☆☆
答:(1)政治制度決定著教育的性質和目的。
(2)政治制度決定著教育事業的領導權。統治階級通過以下幾個面來控制教育的領導權:A.國家政權力量;B.經濟力量;C.意識形態。
(3)政治制度決定著社會成員的受教育權利。
(4)政治制度決定著部分受教育內容。
3.教育在政治發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1)教育促進人的政治社會化;
(2)教育培養專門的政治人才;
(3)教育促進現代政治民主化。
4.文化對教育的影響有哪些?★★★☆☆
答:(1)文化影響著教育的價值取向;
(2)文化影響著教育目的的確立;
(3)文化影響著教育內容的選擇;
(4)文化影響著教育教學方法的使用。
5.教育在文化發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1)教育具有傳遞保存一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傳播交流一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選擇提升一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創造更新一文化的功能。
6.試述科技和教育的相互關系。★★★☆☆
答:科技和教育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一方面,科技的發展對教育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表現在:
(1)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著人們關于知識、學習和教育的觀念。
(2)科學技術的發展變革著現代教育的課程設置和內容體系。
(3)科學技術的發展變革著現代化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
(4)科學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的科學化、個性化、自主化和民主化提供了平臺。
另一方面,教育也對科技產生反作用:
(1)教育具有傳播科學技術的功能。
(2)教育具有創新科學技術得功能。
總之,科技和教育之間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
7.試述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答:社會是教育發展的基礎、根據、動因、尺度和歸宿;教育的本質屬性是培養人的特殊社會活動。
一方面,教育受到社會生存方式的制約,具有社會制約性;另一方面,教育對社會發展、對人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具有社會功能和育人功能。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具有與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性。表現為:一是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經濟發展水平,教育對新的政治經濟發展起著阻礙作用。二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經濟水平,教育對新的政治經濟起著催生作用。
(2)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教育的歷史繼承性是指每一時代的教育都與以往教育有著傳承和接續的關系;教育具有自身的規律,而規律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人們只能越來越多地認識并利用它;同時,任何文化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都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就決定了,一定社會形態下的教育,無論是其思想、制度和目標,還是內容、方法和手段,都是在繼承和超越的基礎上產生的。
總之,一定的教育由一定的生產方式所決定,但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因此,我們要尊重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教育的獨立性是相對的,不能將其絕對化。把教育的相對獨立性夸大到絕對程度,否認社會制約性,也是錯誤的。
8.簡述教育現代化主要包括哪些內容。★★★★☆(新增)
答:教育現代化就是基于傳統教育,積極地吸收國外優秀教育成果,創造現代教育的歷史變化過程。具體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教育現代化是一種歷史變化過程;
(2)教育現代化的實質是創造適應大工業生產和社會化生活方式的教育;
(3)教育現代化是基于教育傳統的現代化;
(4)教育現代化也是在積極吸收國外優秀教育成果的過程中實現的。
教育現代化是教育全方位的現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教育觀念現代化;
第二,教育目標現代化;
第三,教育內容現代化;
第四,教育方法手段現代化;
第五,教師隊伍現代化;
第六,教育管理現代化;
第七,教育設備現代化;
第八,教育制度現代化。
9.試述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1)教育在社會發展中處于先導性、全局性、基礎性地位。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處于優先發展的戰略重點地位。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A.教育在社會發展中具有先導性的作用;B.教育在國家和民族的生存、發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C.教育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基礎性因素;D.教育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目標的根本途徑。
(2)切實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對此我們要做好以下幾點:A.提高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對教育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戰略地位的認識;B.把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作為發展先進生產力的第一要務;C.加大政府對教育的投入;D.進一步動員社會資源,建立多元化教育投資體制;E.建立和完善國家助學貸款制度,大力發展農村義務教育;F.加快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
(3)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教育現代化就是基于傳統教育,積極地吸收國外優秀教育成果,創造現代教育的歷史變化過程。具體包括以下幾層含義:A.教育現代化是一種歷史變化過程;B.教育現代化的實質是創造適應大工業生產和社會化生活方式的教育;C.教育現代化是基于教育傳統的現代化;D.教育現代化也是在積極吸收國外優秀教育成果的過程中實現的。
教育現代化是教育全方位的現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教育觀念現代化;
第二,教育目標現代化;
第三,教育內容現代化;
第四,教育方法手段現代化;
第五,教師隊伍現代化;
第六,教育管理現代化;
第七,教育設備現代化;
第八,教育制度現代化。
教育現代化不僅是一個系統工程,同時也是一個社會現代化在教育領域內逐漸實踐、完成的自然歷史過程;教育現代化的目標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個逐漸實現的過程。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