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所給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答錯、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課外活動的主體部分是( )。
A.科技活動
B.學科活動
C.體育活動
D.社會活動
2、小學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A.說服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實際鍛煉法
3、個別教師私拆、毀棄學生的信件、日記的行為侵犯了學生的( )。
A.公正評價權
B.隱私權
C.人格尊嚴權
D.名譽權
4、班主任能力的核心是( )。
A.組織管理能力
B.良好的心理品質
C.廣泛的興趣和愛好
D.敏銳的觀察力
5、小學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與德育內容
B.受教育者與教育者
C.德育要求與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教育者與德育方法
6、《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精神是維護少年兒童的( )。
A.社會權利的客體獨立地位
B.社會權利主體非獨立地位
C.社會權利主體獨立地位
D.社會權利的客體非獨立地位
7、課外活動的主體是( )。
A.教師
B.學生
C.少先隊組織
D.學校管理人員
8、赫爾巴特認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應該是( )。
A.神學和哲學
B.哲學和心理學
C.哲學和倫理學
D.倫理學和心理學
9、迄今為止在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泛、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是( )。
A.練習法
B.講授法
C.談話法
D.發現法
10、教育的最基本途徑是( )。
A.教學
B.課外活動
C.社會實踐
D.校外活動
11、“明人倫”是我國( )的學校教育目的。
A.原始社會末期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國民黨統治時期
12、“矮子里找高個”、“水漲船高”是一種( )。
A.相對評價
B.絕對評價
C.定性評價
D.定量評價
13、我國最早采用的班級授課制的是( )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
A.1860
B.1861
C.1862
D.1863
14、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是( )。
A.面向全體學生
B.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C.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D.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15、我國現在實施的義務教育的年限目標是( )。
A.10年
B.6年
C.9年
D.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