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定項選擇題
1.B
【解析】陶行知在南京郊區首創了中國第一所鄉村幼稚園,即南京燕子磯幼稚園。
2.D
【解析】杜威宣揚“兒童中心論”,認為教育就是促進兒童的自然生長,教育就是促進兒童經驗的改組與改造,教育的過程就是兒童的生活過程。
3.D
【解析】這是現代兒童觀即個人本位兒童觀的基本觀點,強調兒童也是權利的主體。
4.A
【解析】家庭父母教養方式、家庭環境氣氛等對兒童發展影響深刻。
5.C
【解析】保教結合是我國特定時間保存下來的學前教育原則。
6.A
【解析】經濟發展狀況制約教育的發展。
7.D
【解析】幼兒園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兒童。
8.C
【解析】智力的核心是進行思維。
9.B
【解析】體育是兒童全面發展教育的基礎。
10.B
【解析】教育者根據教學任務編制的、有規則的游戲包括智力游戲、音樂游戲、體育游戲。
11.A
【解析】華生是環境決定論的典型代表,其格言是“一兩遺傳勝過一噸教育”。
12.D
【解析】由于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他們主要是通過感官來認識環境中的事物,即用眼睛看到物體的外形、耳朵聽到聲音、舌頭嘗到味道、鼻子嗅到氣味、皮膚感到溫度和質地等,而且他們的思維方式也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幼兒只有通過感官確切地接觸到事物,并操作它們,才會比較容易地真正達到理解。所以,幼兒園課程以幼兒的直接經驗為主。
13.D
【解析】幼兒教育活動中,教育被融人到游戲活動中。
14.D
【解析】對幼兒的評價最重要的是過程性評價。
15.CD
【解析】在各種課程編制模式中博比特的目標模式和斯坦豪斯的過程模式,影響較大。
16.ABC
【解析】幼升小的問題主要是適應新環境的問題,不是智力上的問題。
17.D
【解析】福祿倍爾認為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
18.E
【解析】幼兒好模仿,對老師無限信任和尊重,這使得幼兒教師的言行對幼兒有著極大的示范作用和感染力,凡是深受幼兒喜歡的教師其言行常常被幼兒模仿,其教導也易被幼兒接受,從而對幼兒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19.ABCDE
【解析】幼兒教師的現代職業角色有:(1)幼兒教師是教育者;(2)幼兒教師是幼兒游戲的伙伴;(3)幼兒教師是幼兒的第二任母親;(4)幼兒教師是幼兒的知心朋友;(5)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的研究者。
20.D
【解析】教師讓幼兒直觀實物從而使幼兒獲得感性認識的方法屬于演示法。
21.BD
【解析】幼兒正處在人生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其身心發展變化極為迅速,想象力異常豐富,活潑好動。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幼兒教育過程必然是一個充滿創造性的過程,如課堂上教師的提問常常會得到幼兒的一些異想天開的回答,而且幼兒好奇心強,教學過程中任何一個意外的情況都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需要教師機智、靈活地及時處理和解決。
22.ABCDE
【解析】教育科學研究基本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個案法、經驗總結法等。
23.ADE
【解析】收集材料總的原則是材料應正確、真實,且要有一定的數量,這樣才有客觀性和說服力。
24.E
【解析】個案法是對典型案例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25.E
【解析】研究性的創造性表現在解決前人沒有解決或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
26.AD
【解析】2.0世紀30年代,我國幼教界有“南陳北張”之稱,即指北京的張雪門,南京的陳鶴琴。
27.E
【解析】我國幼教事業發展靠政府辦園和社會力量辦園兩種形式。
28.C
【解析】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顯著不同之處就是缺少明顯的計劃性和目的性。
29.A
【解析】夏季幼兒的戶外活動至少應為3小時。
30.B
【解析】幼兒園的教學中,教的主體是幼兒教師,學的主體是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