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 )是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A.熱愛幼兒
B.忠誠于社會主義教育事業
C.品德良好
D.身體健康
2.作為幼兒教師,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務是( )。
A.確保幼兒安全
B.促進幼兒身體健康發展
C.促進幼兒智力發展
D.促進幼兒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
3.教師與幼兒溝通時,不正確的做法是( )。
A.注意傾聽
B.言語專業化
C.注意蹲下去與孩子平等對話
D.用點頭、撫摸鼓勵幼兒
4.教師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的內容傳遞給幼兒的方式是( )。
A.直接“教”的方式
B.間接“教”的方式
C.灌輸的方式
D.“填鴨式”教育
5.人本位的兒童觀認為( )。
A.兒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
B.兒童是父母的私有財產
C.兒童享有生存權、發展權、教育權
D.兒童是國家的財富
6.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包括( )。
A.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
B.教師的“教”
C.幼兒的“學”
D.直接的“教”和間接的“教”
B.幼兒園小范圍
C.課堂小范圍
D.學校
9.影響幼兒學習的內部因素主要有( )。
A.智力因素
B.非智力因素
C.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方面
D.幼兒的身體狀況
10.能有效地提高幼兒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水平,且能充分地發揮幼兒主體作用的教育方法是( )。
A.復述法
B.故事法
C.討論法
D.提問法
11.幼兒的學習是否有意義,關鍵是( )。
A.采用接受學習的方法
B.采用發現學習的方式
C.是否會學習
D.教師能否激發幼兒的主動性
12.教師和幼兒是否建立良好關系,關鍵在于教師能否正確地看待幼兒,即( )。
A.是否樹立了正確的兒童觀
B.是否樹立了正確的師生觀
C.是否樹立了正確的教學理念
D.是否樹立了正確的知識觀
13.在使用間接“教”的方式中,教師主要是幼兒活動的( )。
A.組織者
B.觀察者、支持者、合作者
C.控制者
D.引導者
14.教師引導兒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觀事物,豐富感性知識,擴大眼界,鍛煉感知覺,該教師運用了( )。
A.觀察法
B.示范法
C.演示法
D.范例法
15.幼兒主動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
A.游戲
B.交往
C.游玩
D.活動
16.教師通過利用良好的班級氣氛,親密的師生關系,有安全感的平等發展的集體,讓兒童深入其中,從而培養兒童關愛、互助等良好品質,該教師運用了( )。
A.直觀形象法
B.參觀法
C.環境體驗法
D.演示法
17.幼兒教師是生活中的媽媽,學習中的老師,游戲中的伙伴。這體現了幼兒教師勞動的( )的特點。
A.純真美好
B.教育效果的長期性
C.幼兒教師的勞動是精神生產
D.多重角色
18.在目前條件下,幼兒園比較合適的師生比是( )。
A.1∶15~20
B.1∶20~25
C.1∶25~30
D.1∶30~35
19.在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中,( )是首要的因素,它是幼兒教育的前提。
A.愛心
B.觀察力
C.組織能力
D.與兒童溝通的能力
20.職業要求幼兒教師必須在幼兒面前保持開闊的心胸,善于調節、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這是由于( )。
A.幼兒的心靈脆弱敏感,易受消極情緒的影響
B.孩子也喜歡美好的形象
C.一般園長都要求教師這樣做
D.幼兒教師大多是女性
21.教師與家長談話時采用( )進行交談為宜。
A.專業術語
B.日常用語
C.普通話
D.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