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試述當今社會幼兒教育工作者應樹立的教育觀。
答∶為適應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幼兒教育工作者應樹立的教育觀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兒童是幼兒教育的主體
過去人們認為,兒童只是幼兒教育的客體,是實施幼兒教育的對象,現在必須指出的是,兒童同時也是幼兒教育的主體。這種主體與客體的統一性或同一性,使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顯得更為復雜和獨特。教師既要尊重和發展兒童的主體性、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又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促進兒童這一客體的全面健康發展。另外,教師也要對兒童有統一的教育要求,這些要求也要與兒童個性特點相結合,兼顧兒童個人發展水平、興趣愛好;不可忽視兒童的個別特點,機械統一。
(2)因人而異地對兒童實施德、體、智、美、勞等全面發展的教育
兒童發展是一個多方面、多層次的報考過程,幼兒教育要全面促進這一報考過程的方方面面的發展,而不可顧此失彼、重教輕育、重智輕德或忽略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教育。當然,另一方面,由于兒童先天遺傳素質或個人潛能所致,可因人而異地實施有所側重的教育,即力求在“均衡中突出重點”,而不是機械地、死板地、生硬地要求“一碗水端平”。
(3)幼兒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要符合“發展適宜性”要求
幼兒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發展任務,不同的身心發展內容也存在不同的發展關鍵期。“發展適宜性”這一概念要求我們重視兒童身心發展水平和年齡特點,采用與兒童發展水平相適宜并能及時有效地促進其發展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幼兒教育不應該“小學化”,更不能成人化。
(4)游戲是幼兒期的主導活動和教育活動中的主導形式
《幼兒園工作規程》提出,各幼兒園要以游戲為主導活動形式貫穿在兒童一日生活之中,同時也要開展觀察、散步、上課、娛樂、體育、勞動、自由活動等多種活動,不能讓上課成為學前兒童的主要活動。在組織各種活動中要做到集體、小組、個別的活動方法相結合,并提倡小組活動方式,這樣做既可以使全體幼兒得到發展,同時也照顧到個別兒童,對于兒童的身心發展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各幼兒園要注意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貫穿“以游戲為主”的基本原則,做到“教育活動游戲化”和“游戲化教育活動”。讓兒童通過各種教育教學游戲活動而得到全面的發展。這些活動可以是擺弄、操作、觀察、實驗等,在這些活動中,兒童通過動手動腦,獲得直接經驗,以發展兒童的智力,增長知識;也可以是與人的交往,這種活動可以更好地促進兒童的社會性發展。
(5)家園配合,協同發展
家庭是兒童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幼兒教育要想取得積極的、鞏固的教育成效,就必須取得家長在教育上的配合,吸收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做到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保持一致,對兒童共同進行教育,使兒童得到更好的發展。
4.試述幼兒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答∶幼兒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包括心理品質和專業素質兩方面,具體分析如下∶
(1)幼兒教師應具備的心理品質
①教師有執著的事業心。幼兒園的日常工作是瑣碎和平凡的,同時情況又是復雜多變的,在這樣艱巨的工作中,許多教師不免會出現煩躁情緒,這種情緒會傳遞給敏感的孩子,使他們感到焦慮不安,嚴重的甚至傷害到孩子的心靈,所以教師應對幼兒教育工作的特點有一個正確地認識,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保持一顆執著的事業心。
②自信、自尊。自信和自尊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基礎,幼兒教師自身充滿自信、自尊的人格會給幼兒樹立一個良好的模仿榜樣,使幼兒學習到這個榜樣良好的個性品質。
③意志堅強。孩子的心靈脆弱和敏感,教師要時刻保持開闊的心胸,善于調節、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④聰慧的認知能力。幼兒教師應該是心靈聰慧,具備良好的任職,有超敏感的反應能力。
⑤樂于接受新事物的良好心態。教師應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改革。
⑥合作精神和能力。教育孩子的工作本身就需要相互合作、各司其職、各盡所能、齊心協力為幼兒提供一致的教育影響,從而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⑦良好的自我形象和個性品質。幼兒雖小,但也喜歡形象。因此教師要注意自己的儀表和舉止,舉手投足和儀表穿著都要注意。
(2)幼兒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質
①愛心。愛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愛心和“教育愛”。對于幼兒教師來說,這種愛心來自受到的專業教育和訓練,也來自教師自身的文化修養,幼兒教師的愛是構成師德的核心部分。
第二,愛心和童心。童心是教師通往每個孩子心靈的橋梁,一個失去童心的教師,就不可能了解兒童的心理,一個好的幼兒園教師,應保持一顆純真的童心,在與兒童平等的交往中,與幼兒產生情感交流,由此教師的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愛心和尊重兒童。每個兒童都有尊嚴,作為成人應該尊重兒童的個性發展,用欣賞的目光關注每一個幼兒,愛護孩子的自尊心。
第四,愛心和嚴格要求。教師要有愛心,但不是溺愛,對幼兒出現的問題要堅持一致的要求,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
②觀察力。觀察力一般分有計劃的觀察能力和隨機觀察能力。在計劃的觀察能力指教師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從而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調動孩子的活動積極性,做到因人施教。隨機觀察能力指教師事先沒有計劃,在一日生活的真實場景中對隨時隨地發生的事件的觀察。
⑧溝通能力。溝通是指人際之間信息的給予和接受。教師在與兒童的交流中,要注意傾聽,交談時要注意身體姿勢,語言要簡明,也要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幼兒了解你的想法。
④組織活動的能力。教師要具備一定的組織活動的能力,在活動中與兒童進行交流。
⑧科研能力。幼兒教師需要積極開展科研活動,在教育教學中發現課題,開展科研并以科研促教。
⑥寫作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教師要多積累素材,提高業務素質。
⑦自學能力。幼兒教師需要不斷吸取新知識、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素質,跟上時代。⑧意外事故的急救喝處理能力。教師必須具備基本的衛生常識和急救能力,以便更好地擔負幼兒教師工作。
此外,在新的世紀,幼兒教師還應具備新的知識和技能,它包括使用電教設備和制作電教軟件的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心理診斷能力等。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