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參考答案]
“籃球運球技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們一起積極主動參與練習。
2.學會原地運球的正確方法(協調用力),初步學習行進間、慢跑中運球技術,發(fā)展學生快速、力量、協調、靈敏等身體素質。
3.通過設置游戲讓學生感受到籃球帶來的快樂和成功感,培養(yǎng)和同伴協同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身體協調用力的運球方法。
教學難點
養(yǎng)成用手感知而不是用眼睛尋找籃球的習慣。
教學過程
1.開始部分:(1)集合整隊,檢查報告人數;(2)師生問好;(3)宣布課的內容。
組織:四列橫隊,學生背對陽光站立。
要求:快、靜、齊。
2.準備部分:(1)一路縱隊繞籃球場慢跑三圈;(2)原地徒手操。
組織:還原四列橫隊成體操隊形站立,教師喊口令鏡面領做徒手操。
要求:保持隊形整齊,口號響亮,精神飽滿,徒手操動作有力。
3.基本部分:(1)原地運球技術練習。
學法:①原地徒手模仿練習,體會動作要領;
②原地持球中速低運球練習和原地快速低運球練習;
③5人一組,自主互相交流練習;
④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原地單手低運球比賽;(每人運球20次以先做完的隊為勝)
⑤慢跑往返運球15m,每人2次。(以兩個邊線為距離)
教法:①示范動作稍慢,講解時手隨籃球上下起伏按拍;
②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喊口令徒手練習;
③教師語言反復強調,觀察巡回指導練習;
④糾正共同易犯錯誤。
組織:五列橫隊,間隔2—3米,以縱隊為一組(男、女各4組)。練習時各小組圍成小圓圈
要求:認真觀察練習,相互學習交流。90%學生學會原地運球技術。
(2)運球+擲地滾球接力。(以兩個邊線距離15m)
方法:發(fā)令后,各組第一個隊員開始快速運球至對面邊線,轉身用投擲地滾球的方法將球.給本隊第二個隊員,第二個隊員照此法繼續(xù),直到所有隊員做完,當最后一個隊員做完后,照方法由最初第一個隊員繼續(xù)進行,返回到原來的位置。
(3)運球+投籃接力。
方法:發(fā)令后,各組從第一個隊員開始,運球到籃下將球投進(不限投籃姿勢,要求必須將投進去方可返回),然后運球返回本隊交給本隊第二個隊員,第二個隊員照此法繼續(xù)直到本所有隊員做完,以先做完的隊為勝,后兩名小組“罰”十個下蹲。(男、女各4組)
4.結束部分:
放松:調整呼吸,教師向上拋籃球學生吸氣,籃球下落時呼氣;肢體的按摩
集中講評:多表揚、鼓勵學生。
收回籃球,師生再見。
5.運動負荷:平均心率l25次/分鐘左右。
場地器材
籃球場1塊,籃球l0個。
真題推薦:2014上半年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 233網校真題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