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l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教學《傅雷家書兩則》,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來思考并交流該課的難點問題。這屬于哪一種教學方法?( )
A.講授法
B.討論法
C.練習法
D.談話法
2.教學《詩經二首》前,教師讓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關于《詩經》的背景知識,其中有誤的一項是( )。
A.《詩經》是中國漢族文學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
B. 風、雅、頌是詩經的體裁,也是詩經作品分類的主要依據
C.《雅》分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宮廷樂歌,共l05篇
D.“頌”是土風、風謠,分《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
3.教學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師推薦莫泊桑的其他作品以供大家課后閱讀。下列作品不適合推薦的是( )。
A.《麥琪的禮物》
B.《遺產》
C.《項鏈》
D.《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4.教學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時,教師發現有很多學生昏昏欲睡,于是立刻改變講授教學的上課方法,連續提了三個有梯度的問題,并告訴學生回答出來可以為平時的課堂表現加分,學生們頓時打起了精神,在這一教學過程中,體現了教學方法設計的( )原則。
A.多樣性
B.靈活性
C.整體性
D.綜合性
5.教師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布置了以下作業,其中哪一項不能起到口語交際的訓練作用?( )。
A.三分鐘演講
B.編演課本劇
C.練習口頭作文
D.寫觀察日記
6.為了體現語文教學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制定了一些開放式的課外作業,如收聽收看廣播、電視臺的新聞節目,記錄自己最關注的新聞;收集名人名言、歇后語、諺語、春聯、民間故事;走上街頭,糾正街道兩旁的錯別字等,對該教學方式評價不恰當的是( )。
A.充分利用學生課外與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廣泛接觸的機會來學習語文
B.將學習的主體變為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
C.作業設計形式多種多樣,能夠全面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
D.有利于增加語文學習的趣味性
7.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指出,同學們需要加強積累訓練,以下哪一行為是對積累訓練無益的?( )
A.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B.經常去圖書館查閱資料
C.大量地練習課后作業
D.堅持寫讀書筆記
8.教學諸葛亮的《出師表》,教師講解“恐托付不效”中出現了詞語的活用現象,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例子使用的是( )。
A.皆刑其長吏
B.當窗理云鬢
C.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D.春風又綠江南岸
9.教學杜牧的《赤壁》,教師推薦另外幾首詠史詩讓學生比較閱讀。下列作品不適合推薦的是( )。
A.李白的《塞下曲》
B.杜牧的《題烏江亭》
C.李商隱的《隋宮》
D.杜甫的《詠懷古跡》
10.教學《云南的歌會》之前,教師讓學生先看看這個單元的單元導語以及這篇課文開頭的閱讀介紹,以了解本文的相關背景知識。這在現代語文教材中屬于哪一個系統?( )
A.知識系統
B.課文系統
C.作業系統
D.助讀系統
11.在教師有了整體的教學設想后,一般都會有具體的教學步驟。以下哪一項不屬于教學步驟?( )。
A.導人新課
B.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把握
C.知識的拓展與延伸
D.教學反思
12.以下作為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的教學難點最恰當的是( )。
A.積累優美的文言詞句,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
B.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領會五柳先生安貧樂道的精神
C.理解古代人物傳記的寫法及特點
D.理解有關文言詞語的含義
13.在學習新課嚴春友的《敬畏自然》之前,教師讓學生說說自己在預習過程中的疑惑之處。這是下列哪種評價方式?( )
A.診斷性評價
B.總結性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研究性評價
14.教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時,教師介紹了其他描寫送別的詩詞,下列詩詞不能作為例子使用的是( )。
A.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B.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C.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D.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15.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在古詩《過零丁洋》中,以下的朗讀節奏劃分,哪一項是錯誤的?( )
A.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B.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D.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真題推薦:2014上半年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233網校真題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