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D
【解析】“明禮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現階段我國大力倡導的道德規范,這說明道德具有繼承性。
2.C
【解析】《論語》是孔子的言論集,匯集了孔子的政治、哲學、倫理等思想,也包括了他的教育思想。
3.A
【解析】校園文化是學校創立的為保證各種教育活動順利進行的一種文化形態。
4.A
【解析】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發展特點和規律,教育必須順應這些特點,才能收到預期效果,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5.B
【解析】在現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主要靠科技進步來推動,故科技進步才是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因。
6.C
【解析】赫爾巴特以心理學為基礎,解釋了很多教育過程中的概念,而且他主張教學過程是新舊觀念的聯系和系統的過程。
7.B
【解析】德育過程是對受教育者實施教育的過程,品德形成過程是個體努力去踐行道德信念,提高自身的過程,因此,二者的關系是教育與發展的關系。
8.B
【解析】上課開始時為使學生做好各種準備而進行的工作就是組織教學。
9.C
【解析】l9世紀初,英國學校中出現了“導生制”。
10.C
【解析】道家認為最好的教育就是“復歸”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
11.C
【解析】“學為文士”是古埃及一般奴隸主階級追求的目標,所以古埃及設置最多的是文士學校。
12.B
【解析】溝通在學校管理活動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學校管理的基本途徑。
13.B
【解析】課程類型是指課程的組織方式可設計課程的種類。
14.C
【解析】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教學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
15.C
【解析】德育目標不僅決定德育內容、形式和方法,還制約德育工作的基本過程。
二、多項選擇題
1.BCDE
【解析】洛克的“白板說”屬于環境決定論。
2.ABCD
【解析】《教育法》第10條規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中國公民凡遵守憲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規定的學歷或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能力,經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BR>3.ACE
【解析】BD兩項與培養班干部無關。
4.ABE
【解析】CD兩項是認識的共性而非特殊性。
5.ABCE
【解析】市場導向與題意不符,排除。
三、名詞解釋
1.教育結構:通常指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內的各種不同類型和層次和學校組合和比例構成。
2.教學大綱:又稱學科課堂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
3.教學:是教育目的規范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教學是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
4.科學知識的再生產:是將科學生產的主要產品經過合理的加工和編排,傳授給更多的人,尤其是傳授給新一代人,使他們能充分地掌握前人創造的科學成果,為科學知識再生產打下基礎。
5.課程:是指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內容的總和及其進程安排。狹義的課程特指某一門學科。廣義的課程是指各級種類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規定的學習科目及其進程的總和。
小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