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B杜威的主張是實用主義的思想,對20世紀的教育和教育學有深遠的影響。
2.C教育目的對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具有這幾種功能:規范功能,導向功能,激勵功能,評價功能。
3.C l999年召開的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做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規定: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內容,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
4.C學校教育所進行的科學知識再生產,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高效率的再生產。
5.D實用主義教育學是l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國興起的一種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美國的杜威、克伯屈等人。
6.C美育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明確的教育范疇,一般認為是由德國詩人、美學家席勒在其《美育書簡》中提出來的。
7.B組織和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
8.A通過制訂和執行規章制度去管理班級的經常性活動是班級的常規管理。
9.B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是通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來決定的,教育經濟功能的發揮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
10.D信息革命后,大量新技術的使用,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的普遍使用,要求勞動力需要接受高等教育。這促進了高等教育出現大眾化傾向。
11.D學校文化的形成原因有五個方面:學生個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體的影響;師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社區的影響五個因素。學校因素并不是學校文化的成因。
12.A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是課程文件的三個層次。
13.B教學大綱是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各科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是教師教學工作的依據,也是學科課程標準。
14.D教育上提倡“因材施教”,主張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即個別差異性施以不同的教育,提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15.C德育目標是指一定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的社會個體在品德方面的質量和規格的總的設想或規定。
16.B社會主義教育目的是以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作為其理論基礎的。
17.A特朗普制,又稱“靈活的課程表”,由教育學教授勞伊德•特朗普提出。其基本做法是,把大班上課、小班討論、個別作業三種教學組織形式結合起來。
18.D提出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是強調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
19.C 20世紀50年代,布盧姆等人繼承和發展了泰勒的行為目標思想,創立了教育目標分類學,把行為性目標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20.A說服法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E此五項都是校園文化的內容。
2.ABC關于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主要有三種觀點:內發論、外鑠論、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3.ABCDE凡是與教育活動有關的內容都受教育目的的制約。
4.ACE BD不屬于教學進度計劃的內容。
5.ABCDE此五點均為德育的特性。
6.BCDE學校德育的內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7.ABCDE情境陶冶屬于環境陶冶,審美陶冶屬于藝術陶冶。
8.BCD赫爾巴特傳統教育的三中心是:教師中心、教材中心和課堂中心。兒童中心是杜威的觀點。
9.BCE堅持嚴格要求是運用鍛煉法要注意的要求,與啟發說服相結合是運用陶冶法要注意的要求。
10.CD教學大綱包括說明部分和本文部分。
三、填空題
1.社會生活經驗2.實踐哲學心理學3.辦學形式管理模式教學內容評價標準4.經濟功能文化功能科學技術發展5.個體身心發展6.教育目的 7.充分理解教材 充分認
識學生8.思想上的 人格上9.教學計劃 教學大綱教科書 l0.教學計劃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