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1.對精細加工策略的理解可以從其含義和種類兩方面來分析:
(1)精細加工策略的含義: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的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如果一個新信息與其他信息聯系的越多,能回憶出該信息的原貌的途徑就越多,回憶就越容易。因此,它是一種理解性的記憶策略,和復述策略結合使用,可以顯著提高記憶效果。
(2)精細加工策略的種類:如,記憶術;做筆記;提問;生成性學習;利用背景知識、聯系實際。
2.(1)有效的說服;
(2)樹立良好的榜樣;
(3)利用群體約定;
(4)價值辯析;
(5)給予恰當的獎勵和懲罰①選擇適當的道德行為。②選擇恰當的獎勵物。③強調內部獎勵。
3.問題解決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這一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階段:
(1)發現問題;
(2)理解問題;
(3)提出假設;
(4)檢驗假設。
4.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教學目標的作用表現在:
(1)指導學習結果的測量與評價;
(2)指導教學策略的選用
(3)指引學生學習。
5.專家型教師的基本特征有:
(1)有豐富的組織化的專門知識。并能夠有效運用;
(2)解決教學領域內問題的高效率;
(3)善于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有很強的洞察力。
四、論述題
1.這說明學生是否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師的教誨和要求,首先取決于他們對教師的態度或已形成的態度定勢。
所謂態度定勢是指個體由于過去的經歷而對面臨的人或事可能會具有某種肯定或否定趨向或回避、喜好或厭惡等內心傾向性,這種事先的心理準備或態度定勢常常支配著人對事物的預料與評價,進而影響著是否接受有關的信息和接受的質量。
2.這個實驗給我們的啟示是,假如學生對教師有消極的態度定勢,教師的教誨與要求可能會成為耳旁風。甚至引發沖突。相反,如果學生對老師具有積極的態度定勢,那么教師的一切要求與教誨都會順利地被接受并努力去執行。因此,幫助學生形成對教師、對集體的積極的態度定勢或心理準備是使學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也是培養學生尊師重道與愛護集體等良好品質的開端。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