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題目為2019下半年高中美術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真題,來源于考生回憶,僅供交流學習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新課教授
活動一:激趣導入
回顧上節課知識,PPT展示大量印章作品,再次感受印章豐富多樣的形制美感,提醒學生觀察思考:除了印面,還有什么地方是能夠引起大家興趣的?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除了多樣的形制,在印石側面刻制的文字或圖形也是琳瑯滿目、風格各異。它們與印文本身是一份不可分割的整體,有了這樣的裝飾,印章的審美屬性就更為多元!引發學生興趣,揭示課題《刻制邊款》。
活動二:描述分析
1.邊款概念、作用
①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欣賞作品,教師提出問題:什么是邊款?邊款的內容有什么形式?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刻在印章的側面記錄姓名、刻制年月以及作者的藝術感想等的內容稱為邊款。它與書畫作品的落款、題跋的作用相似,也被稱為印跋或邊跋。它的表現形式體現在文字與圖案。
②引導學生繼續觀察有文字的邊款,并提出問題:邊款中的文字能夠傳達出什么信息?
學生交流后回答,教師總結:有作者姓名、年月、地點等信息,或敘事、作詩等。
教師簡述邊款的發展,引導學生體會邊款與印章不可分割的藝術性:早期的印章在側面刻有作者姓名、年月、地點等內容,到明清時期,邊款的題材樣式日益豐富,不僅記錄姓名、刻制年月,還記錄作者的藝術感想以及與印章有關的事件,或者對印文含義作詮釋,或者敘事、賦詩、題記、品評等。在具體刻制上運用了各種結體和刀法,體現了自身的書法功底和深厚的文化修養。
2.邊款字體特點
①展示邊款拓印作品圖,引導學生觀察:邊款的字體有哪些?
教師總結:邊款的字體有楷、行、篆、隸等多種。
②繼續引導學生欣賞藝術家吳昌碩的《道無雙》邊款,并追問:邊款的內容有什么?屬于哪種字體?給你怎樣的感覺?
小組討論,學生代表回答,教師引導總結:《道無雙》邊款記錄了吳昌碩受沈伯云囑托,為其刻制《道無雙》的事情,表現了兩位藝術家深厚的友誼。“道無雙”三個字以石鼓大篆刻成,渾厚蒼勁、古樸雄健,金石意味濃重;其余小字行楷兼收,酣暢茂美;整個作品布局講究,疏密有度,表現出高古博大的藝術境界,俊雅而富于裝飾美感。
3.刀法
師生共同回顧刀法知識并講解:在刻法上有單刀和雙刀,單刀多表現陰文,雙刀多表現陽文。
活動三:總結解釋
教師結合多媒體示范邊款中不同字體筆畫的刻印方法,提醒學生仔細觀察:
①清潔印面,刻橫畫:方向與寫字運筆相反,從右向左切下,右高左低,右粗左細。
②刻豎畫,落刀時略用重力一按,顯示豎筆的起筆,再向下方按切即成。
③刻豎鉤,豎直筆與豎畫一樣,鉤在豎筆結束時,微微收刀再重按一下,即成一鉤。
④刻點,刀桿直豎,用刀角從上往下切下,根據點的不同斜度,調整刀角的方向。
⑤刻橫鉤,在橫畫刻完后,在橫畫起筆處,用刀鋒尖兒用力按下。
⑥刻斜鉤,將一豎刻改為向右下方切,結束時,即起鉤時,換成下鋒角,從筆畫出刀鋒處補切一刀,但筆畫不要太分離。
活動四:欣賞評價
教師示范后,明確練習任務:為上節課刻印完成的印章刻制邊款,注明刻印時間及自己的姓名。
學生實踐過程匯總教師巡視指導,練習完成后展示作品,從字體、內容、感受等多方面評價。
(例如:篆體“美術”——單刀和雙刀并用——以刻豎鉤刻橫鉤為主)
活動五:小結作業
1.師生共同總結刻制邊款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2.課下嘗試將邊款進行拓印。
板書設計
略
相關推薦: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進入微信學習群,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