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談生命(節選)
冰.心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冰.心
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濤,向海奔注,一路上享受著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時候他遇到境巖前阻,他憤激地奔騰了起來,直到沖倒了這危崖他才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有時候他經過細細的平沙,看見了夾岸的紅艷的桃花。他快樂而又羞怯,輕輕地度過這一段浪漫的行程,這時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進的力量,仍催逼著他向前走……終于有一天,他遠遠地望見大海。啊!他J已到了行程的終結,大海莊嚴地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流入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他再從海上蓬蓬的雨點中升起,飛向西來,再形成一道江流,再沖倒兩旁的石壁,再來尋夾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他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延伸,在早春潤濕的泥土中,勇敢快樂地破殼出來。他遇著驕奢的春天,他也許開出滿樹的繁花,蜂蝶圍繞著他飄翔喧鬧,小鳥在他枝頭欣賞唱歌;他長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蓋的濃蔭,來蔭庇樹下的幽花芳草;他結出累累的果實,來呈現大地無盡的甜美與花的驕傲,也不是結果的快樂,而是成功的寧靜和怡悅!終于有一天,他無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莊嚴地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落在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他再從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來。又長成一棵小樹,再穿過叢莽的嚴遮,再來聽黃鶯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宇宙是一個大生命,我們是宇宙大氣中之一息。江流入海,葉落歸根,我們是大生命中之一葉,大生命中之一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
(摘自《青年文摘))2001年第3期)
問題:
(1)“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這句話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6分)
(2)文章結尾說,“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為什么在快樂和痛苦中都要感謝生命?(8分)
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①看到你們這一支以應用科學作為自己專業的青年人的隊伍,我感到十分高興。我可以唱一首贊美詩,來頌揚應用科學已經取得的進步;并且無疑地,在你們自己一生中,你們將把它更加推向前進。我所以能講這樣一些話,那是因為我們是生活在應用科學的時代和應用科學的家鄉。但是我不想這樣來談。我倒想起一個娶了不稱心的妻子的小伙子。當人家問他是否感到幸福時,他回答說:“如果要我說真心話,那我不得不扯謊了。”
②我的情況也正是這樣。試設想,一個不很開化的印第安人,他是否不如通常的文明人那樣豐富和幸福?我想并不如此。一切文明國家的兒童都那么喜歡扮“印第安人”玩,這是值得深思的。
③這樣了不起的應用科學,它既節約了勞動,又使生活更加舒適,為什么帶給我們的幸福卻那么少呢?坦率的回答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學會怎樣正當地去使用它。
④在戰爭時期,應用科學給了人們相互毒害和相互殘殺的手段。在和平時期,應用科學使我們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沒有使我們從必須完成的單調的勞動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為機器的奴隸;人們絕大部分是一天到晚厭倦地工作著,他們在勞動中毫無樂趣,而且經常提心吊膽,惟恐失去他們那一點點可憐的收入。
⑤你們會以為在你們面前的這個老頭子是在唱不吉利的反調。可是我這樣做,目的無非是向你們提一點忠告。如果你們想使你們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類,那么,你們只懂得應用科學本身是不夠的。關心人的本身,應當始終成為一切技術上奮斗的主要目標;關心怎樣組織人的勞動和產品分配這樣一些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用以保證我們科學思想的成果會造福人類,而不致成為禍害。
⑥在你們埋頭于圖表和方程時,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
(選自愛因斯坦《給青年們的一封信》)
問題:
(1)文章第②自然段,作者提到“不很開化的印第安人”,有何用意?(5分)
(2)概括“在你們埋頭于圖表和方程時,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中加點詞“這一點”的內容,并聯系社會現實,談談你的思考。(9分)
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五(1)班有位同學叫葛春曉,她心胸開朗,無論干什么都很投入。但是缺少對成功的體驗——沒有得到過獎狀或什么榮譽。于是,班主任李老師故意安排她多做一些能勝任的工作。如承辦班級的手抄報、黑板報,參加運動會,當課代表等。果然,孩子有第一次成功,接著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
寒假開學后,葛春曉沒有到校。李老師決定去家訪一趟。葛春曉欣喜地請老師到屋里。
屋里擺設簡陋,墻上卻赫然張貼著從去年以來她獲得的所有獎狀、喜報和獲獎證書。她爺爺告訴李老師:“她爸爸腿有病,但為了糊口,到外地打工去了。臨走時,不想讓她上學。可這孩子真想念書啊。”她眼淚撲灑地說:“爺爺,求您向我爸爸說說情,讓我上學吧,這兩年您不知道我學得多有勁啊。”她指著墻上的獎狀數著:“去年我得了學習進步獎,我辦的黑板報和手抄報每次都奪第一名。那一次,老師還讓我主持元旦聯歡會,今年我又被評為優秀少先隊員、優秀課代表……我也知道家里窮。爺爺,每天中午我都回家吃飯,不用花錢,要交的雜費、書本費,學校還照顧咱一部分。”聽著老人家的訴說,李老師心里酸酸的,眼淚不聽話地流了下來,她跟老人家說:“您放心,孩子有這份熱心,我會幫助她的。”葛春曉終于回到了學校。她沒有輟學,主要是她的多次成功賦予了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力量。
問題:
試從學生觀的角度,評析李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試題推薦:6套《小學綜合素質》命題預測卷 6套《小學綜合素質》全真模擬卷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新浪微博 |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