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獲得社會保障的權利 ②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權利 ③玩的權利 ④發表意見的權利
⑤了解別人隱私的權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參考答案】D
【講師點睛】根據《兒童權利公約》第十二條規定。締約國應確保有主見能力的兒童有權對影響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項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對兒童的意見應按照其年齡和成熟程度給以適當的看待。為此目的,兒童特別應有機會在影響到兒童的任何司法和行政訴訟中,以符合國家法律的訴訟規則的方式,直接或通過代表或適當機構陳述意見。第十三條規定,兒童應有自由發表言論的權利;此項權利應包括通過口頭、書面或印刷、藝術形成或兒童所選擇的任何其他媒介,尋求、接受和傳遞各種信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論國界。此項權利的行使可受某些限制約束,但這些限制僅限于法律所規定并為以下目的所必需:(A)尊重他人的權利和名譽;(B)保護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衛生或道德。以上法條說明兒童有發表意見和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第二十六條規定,締約國確認每個兒童有權受益于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并應根據其國內法律采取必要措施充分實現這一權利。提供福利時應酌情考慮兒童及負有贍養兒童義務的人的經濟情況和環境,以及與兒童提出或代其提出的福利申請有關的其他方面因素。以上法條說明兒童有獲得社會保障的權利。第三十一條規定,締約國確認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閑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游戲和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和藝術活動。以上法條說明兒童有玩的權利。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另外,本題也可用排除法進行選擇。任何人都不具有隨便了解別人隱私的權利,所以⑤的敘述是錯誤的,由此即可排除選項ABC,選擇D。
27.個別教師隨意占用學生的上課時間、指派學生參加一些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商業慶典活動等。這些行為主要侵害了學生的( )。
A.健康權
B.名譽權
C.受教育權
D.隱私權
【參考答案】C
【講師點睛】題干所述行為主要侵害的是學生的受教育權。受教育權是我國《憲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中規定的公民享有的一項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
28.教育法律責任不包括( )。
A.行政法律責任
B.民事法律責任
C.刑事法律責任
D.經濟法律責任
【參考答案】D
【講師點睛】教育法律責任的種類包括違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責任、違反教育法的民事法律責任、違反教育法的刑事法律責任。
29.學生承擔教育法律責任的形式一般不采用( )。
A.警告
B.留校察看
C.開除
D.記過
【參考答案】C
【講師點睛】由于學生是特殊的教育法律責任主體,一般采用紀律處分,如警告、記過、留校察看的形式。
30.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規定,對侮辱、毆打教師的,根據不同情節,不應該采取下列哪項措施?( )
A.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行政處罰
B.造成損害的,責令賠償損失
C.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D.說服教育
【參考答案】D
【講師點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侮辱、毆打教師的,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行政處罰;造成損害的,責令賠償損失;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1.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國家保障教育事業( )。
A.同步發展
B.優先發展
C.快速發展
D.共同發展
【參考答案】B
【講師點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四條明確規定:“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國家保障教育事業優先發展。”
32.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 )。
A.發展教育事業
B.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C.重點發展教育事業
D.快速發展教育事業
【參考答案】A
【講師點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條規定:“國家根據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教育事業。”
33.縣級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 ),保障居住分散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
A.中學
B.寄宿學校
C.學校
D.小學
【參考答案】B
【講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七條規定,縣級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寄宿制學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
34.縣級人民政府部門應當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師資力量,組織校長、教師的( ),加強對薄弱學校的建設。
A.學習和培訓
B.溝通和合作
C.培訓和流動
D.交流和互訪
【參考答案】C
【講師點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_Z-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教師培養工作,采取措施發展教師教育。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師資力量,組織校長、教師的培訓和流動,加強對薄弱學校的建設。
35.教育教學工作應當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A.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B.團隊合作的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C.溝通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D.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參考答案】D
【講師點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教育教學工作應當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6.在合作辦學中,委托培養勞動用工和教師聘任等方面發生的法律責任屬于( )。 A.刑事法律責任
B.民事法律責任
C.行政法律責任
D.行政和刑事法律責任
【參考答案】B
【講師點睛】民事法律責任是指由于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所導致的賠償或補償的法律責任,簡稱民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通常是一種損害賠償責任。從當前法律實踐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承擔民事責任主要是違約民事責任。此外,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作為法人,會經常參與各種民事活動,如合作辦學、委托培養、有償服務、知識產權轉讓。勞動用工、教師聘任等,往往要與其他主體簽訂各種合同,發生各種民事性質的法律責任。在出現法律糾紛時,可以要求追究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請求民事賠償。所以本題選B。
37.發生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礙義務教育實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負有領導責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應當( )。
A.引咎辭職
B.追究法律責任
C.開除公職
D.批評教育
【參考答案】A
【講師點睛】略
38.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中,學校責任適用的歸責原則是( )。
A.過錯責任原則
B.無過錯責任原則
C.嚴格責任原則
D.公平原則
【參考答案】A
【講師點睛】未成年學生在校受到傷害,學校承擔責任適用的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
39.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為具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 )的適齡少年設置專門的學校實施義務教育。
A.違紀
B.違法
C.嚴重不良行為
D.犯罪
【參考答案】C
【講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為具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嚴重不良行為的適齡少年設置專門的學校實施義務教育。
40.侵占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依法承擔( )。
A.行政責任
B.刑事責任
C.民事責任
D.行政和刑事責任
【參考答案】C
【講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七十二條規定,侵占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41.學校不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義務,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根據有關法律規定,( )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A.校長
B.學校負責人
C.有關直接負責人
D.學校負責人和有關直接負責人
【參考答案】D
【講師點睛】學校不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義務,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后果,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學校負責人和有關直接負責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2.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 )予以保障。
A.國家
B.社會
C.學校
D.人民政府
【參考答案】D
【講師點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43.國家實行( )制度。中國公民凡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備本法規定的學歷或者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教學能力,經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
A.教師資格
B.教師競聘上崗
C.逢進必考
D.事業單位
【參考答案】A
【講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十條規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中國公民凡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備本法規定的學歷或者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教學能力,經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44.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對中小學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學生是在國家法律認可的各級各類中等或初等學校或教育機構中接受教育的( )。
A.未成年公民
B.社會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兒童
【參考答案】A
【講師點睛】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中對中小學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學生是在國家法律認可的各級各類中等或初等學校或教育機構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45.教育法規的特點主要是( )。
A.民主性、限制規范的普遍性
B.國家意志性、限制規范地方性
C.國家意志性、民主規范地方性
D.國家意志性、限制規范普遍性
【參考答案】D
【講師點睛】教育法規是統治階級根據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意志,通過一定的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調整有關法律主體在教育活動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體系的總和。從本質上看,教育法規是統治階級在教育方面的意志的體現;從形式上看,教育法規是以國家意志體現且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所以本題選D。
46.明知校舍有危險而不采取相應措施,直接責任人應追究( )責任。
A.民事
B.刑事
C.一般
D.行政
【參考答案】B
【講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七十三條規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故正確答案為B。
47.《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立了我國教育發展的戰略性目標是( )。
A.進人人力資源強國行列
B.進入高等教育強國行列
C.進入繼續教育強國行列
D.進入幼兒教育強國行列
【參考答案】A
【講師點睛】《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立了我國教育發展的三大戰略目標: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
4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頒布于( )。
A.1986年
B.1993年
C.1995年
D.2006年
【參考答案】C
【講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于1995年3月18目通過,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49.教師不得對學生進行謾罵、體罰、變相體罰和其他侮辱學生的行為,這是由學生的( )決定的。
A.人身自由權
B.榮譽權
C.隱私權
D.人格尊嚴權
【參考答案】D
【講師點睛】教師對學生的體罰和侮辱行為,其實質是教師的人格凌駕于學生人格之上的一種表現;每一次體罰都會對學生心靈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且這種心靈傷害是永久的、很難愈合的,有時甚至是無法愈合的。所以本題選D。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