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C【解析】《唐律疏議》之所以是“一部極為重要的法典”,對后世和周邊國家產生深遠影響,是因為它全面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而非“原則”、“觀念”或性質”。且“代表性法典”為常用搭配,故本題答案為C。
18、D【解析】對應句中的“不僅出產頗豐,而且水資源豐富,漁業發達”可知,第二空應填表“非常多”的意思的詞,排除19A.C20
語,排除A,C。B項的“完全”表述過于絕對,不如“幾乎”恰當。故答案選D。
19、A【解析】由“……之外,近年來,……一些新變化”可知,“廣泛提倡讀書”是世界讀書日一貫的特點,故答案應在A,C項中選擇。“淺閱讀”是作為“閱讀”領域內迅速傳播開來的一種新現象,用“流行”一詞形容更合適,故選A.20、D【解析】本題比較簡單。根據就近原則,很容易選出與“她”距離最近的“長江”。將“長江”代替原文中的“她”,文意不變,故D項為正確答案。
21、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打籃球與踢足球相比進球要容易得多的原因與籃球架的高度有關,接著用假設的形式分別說明籃球架太高或太低均會使人們失去玩籃球的積極性。最后得出結論“籃球架有一個適當的高度,才使得籃球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體育項目”。由此可知,目標高度合適,才有利于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即C項。
22、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學歷的高低決定著網民對信息的判斷能力”,接著說明了學歷高低與信息判斷力二者的關系。由文段中“也就是:”可知,“網民學歷越低,其信息判斷力就越弱,表達自身意見和意志的理性程度就越弱”是對橫線處內容的解釋。由此可知,A項最恰當。
23、B【解析】我國四大佛教名山分別是:山西忻州五臺山;安徽池州九華山;浙江舟山普陀山;四川峨眉山。而武當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境內,屬于道教名山。
24、D【解析】韓非子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理論,為秦始皇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理論基礎。
25、C【解析】張衡是東漢時期的偉大科學家,發明了地動儀。華佗是東漢末年的醫學家。董仲舒是西漢學者,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26、B【解析】由“瘦骨伶仃”、“有氣節”、“講友誼”、“撫慰”可知,此處對楊樹、柏樹的描寫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排除A、C。由“有氣節”、“講友誼”可知,此處表達了對楊樹、柏樹的贊美之情,故B項正確。
27、A【解析】《教師法》第7條規定,教師享有下列權利:(一)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二)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三)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四)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五)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六)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簡稱教育教學權,這是教師的最基本權利。
28、D【解析】《決定》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各級人民政府和各部門要切實做到依法行政,保證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執行。
29、D【解析】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指的是: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故答案選D項。
30、C【解析】解釋型題目。如果白鰱、草魚或鯉魚經常成群出現,而鯰魚則沒有這種習性,那么當一只魚鷹捕捉到的是一條鯰魚時,其他魚鷹如果跟著飛聚到這一水域就沒有別的魚可捕了C項能很好地解釋此現象。其他選項均不能解釋題干。
同類試題推薦:
10天掌握90%考點>>倒計時"教師資格統考"精準輔導,點睛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