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C】[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其中,作為橋梁的是教育影響。
2.【D】[解析]遠古教育進入古代教育后,教育呈現出一定的特征,分別是階級性、等級性、狹隘性。
3.【B】[解析]教育既要照顧到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又要向學生不斷提出高于其原有水平的要求,促進他們的發展,這是因為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階段性。
4.【C】[解析]教師的“研究者”的角色,是新時期對教師角色的重要補充。
5.【B】[解析]家庭教育在學生的成長中,發揮首席教師作用。
6.【D】[解析]構成課堂氣氛的環境包括人際環境與物質環境。
7.【C】[解析]在西方,最早主張分科教學的是亞里士多德。
8.【B】[解析]加涅提出的教學過程包括九個要素。
9.【B】[解析]演示法屬于以直接知覺為主的教學方法。
10.【B】[解析]道德素質是學生成為一個合格的現代公民最重要的素質。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
11.【A、B、D】[解析]教師的知識結構主要包括:通曉所教的學科與專業、具有比較廣泛的基礎文化知識,掌握教育科學理論,懂得教育規律。
12.【A、B、C、D、E】[解析]師生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工作關系、人際關系、組織關系、心理關系、非正式關系。
13.【B、C、D、E】[解析]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條件包括:父母的表率作用、民主和睦的家庭氣氛、父母的文化修養、正確的教育觀點和方法。
14.【B、C、D】[解析]中小學的課程表現形式主要有: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材。
15.【A、B、C、D】[解析]教學過程的基本功能包括:傳授知識、形成技能、培養智能、發展個性。
16.【A、B、C、D】[解析]技能學習的過程包括:定向階段、分解階段、定位階段、熟練階段。
17.【A、B、C、D、E】[解析]素質教育目標包括: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審美素質、生理素質、勞動素質、交往素質。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8.教育目的:是指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社會個體的質量規格的總的設想或規定。
19.教師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角色:這種期待突出了教師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強調了教師工作中對學生的精神塑造和智力的開發意義,肯定了教師在教書育人的系列工程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也含有對教師實際教育能力的估計和評價。
20.課程結構:課程結構各部分的組織和配合,即探討課程各組成部分如何有機聯系在一起的問題。
21.學科課程:它是根據學校教育目標、教學規律和一定年齡階段的學生發展水平,分別從各門科學中選擇部分內容,組成各種不同的學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們的教學順序、教學時數和期限。
22.素質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規律的教育措施,對新一代素質按現代化需要實現開發、完善、提高和再創造的過程。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