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
1.x【解析】教育心理學不只研究學生的群體差異,同時研究個體差異。
2.√【解析】略。
3.√【解析】略。
4.√【解析】略。
5.√【解析】略。
6.x【解析】物質活動指借助實物進行活動。物質化活動指借助實物的模型、圖片、樣本等代替物進行活動,因此兩者不是同一種活動。
7.×【解析】技能是通過學習或練習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為。
8.×【解析】在早上起床后學習或學習開始時學習重要內容可以克服前攝抑制的影響。
9.×【解析】從完整的問題解決過程來看,首要環節是發現問題。
10.√【解析】略。
11.×【解析】刺激分化和刺激泛化是不同的過程。
12.×【解析】按加涅學習結果的分類,學習者使用符號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稱之為智慧信息。
13.×【解析】教學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個方面。
14.×【解析】皮亞杰認為抽象邏輯思維是智慧的最高表現。
15.√【解析】略。
四、情境分析題
(一)1.A2.AB
(二)1.BCD2.ABCD3.C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