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共15題,每題1分,根據所學知識將答案填在每題橫線上,本題總分15分。)
31.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 。
32.個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后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在心理學上稱之為 。
33.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達目標狀態的過程稱之為 。
34.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在心理學上稱之為 。
35.學習遷移的形式訓練說的心理學基礎是 。
36.引起、維持和指引個體學習活動的心理動因或內部動力稱為 。
37.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是 。
38.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的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方案稱為 。
39.如果一個學生無論什么事情,都出現“你要我遵守,你也要遵守;你讓我做好,你也得做好”,則該學生道德發展處于 。
40.按照我國心理學家關于個體心理發展的分類11、12歲到14、15歲這一期間屬于 。
41.曾被一條大狗咬過的人,看見小狗也產生恐懼,這種現象心理學上叫 。
42.知識建構的基本機制是 。
43.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傾向性,心理學上稱為 。
44.按照奧蘇伯爾的觀點,個體有自己的工作或學業成就而獲得相應的地位的愿望叫 。
45.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推測和判斷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