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辯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教材編寫的直接依據是課程計劃。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課程計劃是指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具體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直接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因此,教材編寫的直接依據是課程標準而不是課程計劃,所以本題說法錯誤。
23.遺傳在人的發展中起決定作用。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必要物質前提,但并不起著決定性作用,只是為個體身心發展提供可能性。
具體地講:
(1)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遺傳素質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過程及其階段。
(3)遺傳素質的差異性在構成身心發展的個別特點上具有一定的影響。
(4)遺傳素質在個體發展的不同階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隨著個體不斷地發展,遺傳的作用日益減弱。
(5)遺傳素質對人發展影響的大小與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態有關。
同時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動力,是促進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所以說遺傳在人的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的說法是錯誤的。
24.問題解決不受情緒影響。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有問題的特征、思維定勢與功能固著、遷移、原型啟發、動機強度以及情緒等等。情緒對問題解決有一定的影響,往往肯定、積極的情緒狀態有利于問題的解決,而否定、消極的情緒狀態則會阻礙問題的解決。人們對活動的態度、責任感等可以成為發現問題的動機,影響問題解決的效果。動機的強度不同,影響的大小也不一樣。除了上述因素外,個體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認知風格和世界觀等個性心理特性也制約著問題解決的方向和效果。
所以說,情緒影響著問題解決,故題干這種說法錯誤。
25.心理健康的標準是相對的。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心理健康的標準具有相對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健康與疾病不是完全對立的,它們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并不是某種固定、永恒不變的狀態,它會因為社會、生物等方面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所以說,心理健康的標準是相對的。故題干的說法是正確的。
下載233網校APP及時獲取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面試報考: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報名時間
教師資格臨考如何快速提分?考前救命大法拯救你,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