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6、李某有一女李霞12歲,系農村某鎮小學六年級學生。李某認為女孩上學無用,還不如早下來賺錢,遂于2010年暑假將李霞送到鄰鎮一個個體戶處打工。開學一周后,學校老師、領導、村干部多次上門家訪,李某拒不說明其去向,有時還惡語相報:“孩子讀不讀書是俺自家的事,你們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閑事。”
請問:(1)該案例中有沒有違法行為?
(2)違反了什么法律規定?
(3)違法主體是誰?
(4)應該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7、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怎樣評價學生的優、良、中、差呢?為此,我制訂了這樣的標準:
一是在大綱規定的基礎科60分以上,并能發現自己的特長且有所發展的,視為及格;二是基礎科及格或良好,特長科明顯超過同年級學生的,視為良好;三是基礎科良好,特長科大大超過同年級學生或有所發明創造的,視為優秀;四是僅基礎科及格或僅特長科有所發展的,均視為不及格;五是僅基礎科良好,或特長科單方獨進的,視為畸形發展,作降格評價。這一評價標準的實施,使絕大部分差生都抬起頭來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優勢與途徑,也使文化課考試分數好的學生不再自我感覺良好,從而找到了良性互補、和諧發展的新路子。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高漲,各科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總分由原來年級的倒數第二,上升到年級的第二名。
問題:請你針對案例中制訂的評價標準,談談自己的看法。
倒計時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