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缺乏專業發展意識
B.富有獨立意識
C.缺乏團隊合作精神
D.富有競爭意識
22、“連中三元”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制度。這里的“三元”指( )。
A.秀才、舉人、進士
B.狀元、榜眼、探花
C.解元、會元、狀元
D.鄉試、會試、殿試
23、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教育家黃宗羲指出:“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也。”這說明教師具有( )。
A.保護學生權益的義務
B.提高思想覺悟和教學水平的義務
C.尊重學生人格的義務
D.教育教學的義務
24、“一絲不茍”中的“絲”的本意是( )。
A.計量單位
B.計時單位
C.絲綢
D.發絲
25、班里一名學生丟了100元現金,老師懷疑班里出了“內賊”,遂要求全班學生接受檢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行使了《教育法》中教師享有的“民主管理權”
B.這違反了《教師法》中關于“教書育人”的規定
C.這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
D.這遵循了《預防未成年犯罪法》的規定,是對不良行為的有效預防
26、教師之間要“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共創文明校風”。這是師德教育的( )。
A.“雙贏”協作原則
B.和平共處原則
C.自覺性原則
D.實踐性原則
2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該書將9353個字分別歸入540個部首
B.清代“說文四大家”及其作品是: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桂馥的《說文解字義證》、王筠的《說文釋例》
C.《爾雅》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書,是我國古代最早的詞典。《爾雅》也是儒家的經典之一,漢代時就被列人“十三經”之中
D.我國古代傳統的注音方法主要有直音法和反切法
28、“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種觀點給當今教育的啟示是( )。
A.教學相長,相互尊重
B.樂教善教,講究教法
C.嚴于律己,為人師表
D.有教無類,教書育人
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明教師要( )。
A.為人師表
B.終身學習
C.教書育人
D.廉潔從教
試題推薦:《中學綜合素質》命題預測卷及答案5套|全真模擬卷及答案6套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新浪微博 |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