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簡述課堂問題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
【參考答案】(1)學生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適應不良、厭煩情緒、挫折與緊張、困擾情緒的宣泄、尋求注意與地位、過度活動以及性別差異等。
(2)教師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師的管理方式、教師的威信等。
(3)環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大眾傳播媒介、家庭環境、課堂座位的編排方式、課堂的物理環境等。
四、材料分析題
材料:上課鈴響了,王老師拿著課本輕快地走上講臺,開始上課。當課上到十分鐘左右時,兩位學生突然打了起來。在勸阻無效的情況下,王老師只好將課停下 來,要求他們到外面去打。兩位學生收起了“手”改用“口”,開始互相辱罵對方。王老師說自己是科任老師,此類事情請他們找班主任解決。那個似乎受了委屈的 學生對王老師的話不以為然,出口說道:“你這是什么老師?”這下王老師生氣了,喝道:“給我出去!”可是學生就是不動,王老師便動手去拉學生,學生死死地 拉著課桌,堅決不出去。王老師非常憤怒,說:“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課!”于是,雙方進一步僵持起來。
問題:你如何看待王老師和兩位學生的言行?
【參考答案】從王老師的職業身份而言.其錯誤有三點:
(1)沒有盡到一名教師應盡的責任。管理課堂秩序是教師的職責之一,當學生發生打罵事件時。教師有責任教育批評學生,而不能推卸自己的責任,讓學生去找班主任。
(2)不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將學生趕出教室。在師生關系上,違反了民主平等的原則。
(3)沒有運用合理的方法來教育學生,僅僅是簡單粗暴地訓斥學生。
從學生身份而言,在課堂上互相打罵的兩個同學的錯誤有兩點:
(1)沒有遵守課堂紀律。在課堂上相互打罵,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秩序,違反了學校的紀律。
(2)不尊重教師。在老師上課的時候動手動口,這是一種明顯不尊重任課教師的行為。
通關方案: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提前備考有妙招,233網校匯聚教師資格經驗豐富講師,為廣大考生打造一次通關秘籍,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