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C
注解:由于煎膏劑中含有大量蔗糖,處于過飽和狀態,因此必須促使轉化,才能穩定存在,因此蔗糖的轉化率不宜過低,但是也不宜過高,因為過高將產生葡萄糖的結晶,宜控制在40~50%。
8.C
9.B
注解:酒劑與酊劑都是多用于內服,少數用作外用。酒劑口服時一般需要加入矯味劑以使口感好,加入著色劑以使美觀,而酊劑不需要加入;酒劑的溶媒是蒸餾酒,酊劑的溶媒是一定濃度的乙醇;溶解法可用于酊劑的制備,而酒劑主要采用冷浸法、熱浸法、滲漉法等制備。
10.C
注解:酒劑與酊劑都要求乙醇含量測定、pH檢查等內容;酊劑有濃度的要求:含毒劇藥的酊劑濃度要求每100ml相當于原藥材10g,普通藥材的酊劑每100ml相當于原藥材20g;酒劑在貯存期間允許出現少量輕搖易散的沉淀,若沉淀不散也不可以簡單濾除,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11.D
注解:酊劑在貯存過程中出現沉淀可能是由于乙醇揮散有效成分析出所致,因此濾除沉淀應慎重,應在乙醇、有效成分含量均符合要求的情況下才能過濾除去.
12.E
注解:水解反應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包括pH值,水分子的存在等等,此外還可以在酶的作用下發生水解反應,有些水解反應是一些酯類產生的,因此可以針對各種原因采取穩定措施。空氣中的氧氣主要是對氧化反應產生影響,因此通入惰性氣體對水解反應影響不大。
[B型題]
(1~4題)
1.C
2.D
3.E
4.B
注解:旋復花藥材附有絨毛,必須包煎,否則絨毛脫落混入湯液將刺激咽喉,引起咳嗽;阿膠為膠類藥物,直接入湯液使湯液粘稠度很大,影響其他藥材成分煎出也可能導致藥液糊化,因此應將阿膠用適量開水溶化后,沖入服用,即烊化;人參為貴重中藥,為保證煎出率,需單獨煎煮,即另煎;大黃所含瀉下成分不宜久煎,否則分解失效,因此應后下。
(5~6題)
5.A
6.D
7.C
8.B
注解:冷溶法在制備過程中蔗糖的溶解不加熱,因此生產周期長,易污染微生物,但是蔗糖不加熱溶解不會使蔗糖轉化,而蔗糖一旦轉化成轉化糖則易致焦化使成品顏色加深,因此配制無色糖漿劑多采用冷溶法;混合法是指藥物與制好的單糖漿直接混合制成,因此多用于中藥糖漿劑的制備;單糖漿可以采用冷溶法也可以采用熱溶法制備。
9.C
10. A
(11~12)
11.E
12. C
(13~15)
13.C
14.D
15.B
(16~17題)
16.A
17.C
(18~19題)
18. D
19.B
[X型題]
1.ABC
注解:浸出制劑是復合組分組成,表達的是綜合療效,符合中醫辨證施治的要求;對中藥材進行了提取及精制過程,去除了大量無效雜質及組織物質,因此服用劑量減少;常以水或不同濃度的乙醇為溶劑;某些浸出制劑穩定性較差,如湯劑、糖漿劑等;臨床除用于內服外,還可外用,如酊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