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節支是積累財富的消極方式,但它畢竟是可以積累財富的,更何況它與增收這種積累財富的積極方式也并不矛盾,因此成本控制在企業管理體系中便占有了很重要的位置。
成本控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成本控制是指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進行全過程的控制;而狹義的成本控制則是指對生產階段產品成本的控制。
成本控制的方法有若干種,教材上重點介紹了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標準成本控制。
首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標準成本。所謂的標準成本就是通過一些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的經營條件下應該實現的成本,它是根據產品的耗費標準和耗費的標準價格預先計算出來的。在制定產品標準成本時,需要先計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等的標準成本。無論制定哪個項目的標準成本,都需要分別確定其用量標準和價格標準,從而計算出該項目的標準成本:標準成本=用量標準×價格標準。具體如下:
1.直接材料的標準成本=單位產品材料消耗量×原材料單價;
2.直接人工的標準成本=單位產品直接人工工時×小時工資率;
3.制造費用的標準成本=單位產品直接人工工時×小時制造費用分配率。
在標準成本控制下,是需要計算成本差異的。所謂成本差異是指一定時期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實際成本與相關的標準成本之間的差額。成本差異有四種分類:用量差異—價格差異;純差異—混合差異;有利差異—不利差異;可控差異—不可控差異。其中的用量差異—價格差異是教材重點介紹的內容,其中的用量差異也叫量差、價格差異也叫價差。具體計算如下:量差=標準價格×(實際用量-標準用量);價差=(實際價格-標準價格)×實際用量。所以:量差+價差=標準價格×(實際用量-標準用量)+(實際價格-標準價格)×實際用量=標準價格×實際用量-標準價格×標準用量+實際價格×實際用量-標準價格×實際用量=實際價格×實際用量-標準價格×標準用量=實際成本-標準成本。注意:計算量差用的是標準價格,計算價差用的是實際用量。具體項目的計算如下:
1.直接材料的成本差異:
(1)量差=(實際產量×單位產品的實際用量-實際產量×單位產品的標準用量)×單位用量的標準價格
(2)價差=(單位用量的實際價格-單位用量的標準價格)×實際產量×單位產品的實際用量
2.直接人工的成本差異:
(1)量差=(實際產量×單位產品的實際人工工時-實際產量×單位產品的標準人工工時)×標準工資率
(2)價差=實際產量×單位產品的實際人工工時×(實際工資率-標準工資率)
3.變動制造費用的成本差異:
(1)量差(變動費用效率差異)=(實際產量×單位產品的實際人工工時-實際產量×單位產品的標準工時)×變動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
(2)價差(變動費用耗費差異)=實際產量×單位產品的實際工時×(變動費用實際分配率-變動費用標準分配率)
4.固定制造費用的成本差異(兩差異法):
(1)耗費差異=實際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產量×單位產品的標準人工工時×標準分配率
(2)能量差異=(預算產量×單位產品的標準人工工時-實際產量×單位產品的標準人工工時)×標準分配率
5.固定制造費用的成本差異(三差異法):
(1)耗費差異=實際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產量×單位產品的標準人工工時×標準分配率
(2)產量差異(能力差異)=(預算產量×單位產品的標準人工工時-實際產量×單位產品的實際工時)×標準分配率
(3)效率差異=(實際產量×單位產品的實際工時-實際產量×單位產品的標準人工工時)×標準分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