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考試要點:第六章投資管理第二節投資項目財務評價指標
第一節投資管理概述(略)
第二節投資項目財務評價指標
【要點一】財務評價指標
按照是否考慮貨幣時間價值
1、靜態評價指標
靜態回收期
2、報考評價指標
凈現值、年金凈流量、現值指數、內含報酬率、報考回收期
按指標的性質不同
1、正指標——越大越好
凈現值、年金凈流量、現值指數、內含報酬率
2、反指標——越小越好
靜態回收期、報考回收期
(一)凈現值(NPV)
凈現值(NPV)=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原始投資額現值
優點:(1)適用性強,能基本滿足項目年限相同的互斥投資方案的決策。
(2)能靈活地考慮投資風險。
缺點:(1)所采用的貼現率不易確定,如果兩方案采用不同的貼現率貼現,采用凈現值法不能夠得出正確結論。
(2)不適用于獨立投資方案的比較決策。
(3)凈現值不能直接用于對壽命期不同的互斥投資方案進行直接決策,需要將壽命期不同的各方案轉化為相等壽命期進行比較。
適用范圍:(1)單個新建項目。(2)項目壽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
(二)年金凈流量(ANCF)
年金凈流量=現金凈流量總現值/年金現值系數=現金凈流量總終值/年金終值系數
優點:年金凈流量法是凈現值法的輔助方法,在各方案壽命期相同時,實質上就是凈現值法,它適用于期限不同的投資方案決策。
缺點:與凈現值法的缺點相同,不便于對原始投資額不相等的獨立投資方案進行決策。
適用范圍:
(1)單個新建項目。
(2)互斥方案。
(三)現值指數(PVI)
現值指數=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原始投資額現值
特點:由于現值指數是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與所需投資額現值之比,是一個相對數指標,反映了投資效率,所以用現值指數指標來評價獨立投資方案,可以克服凈現值指標不便于對原始投資額現值不同的獨立投資方案進行比較和評價的缺點,從而使對方案的分析評價更加合理、客觀。
適用范圍:(1)單個新建項目。(2)項目壽命期相同的獨立投資方案比較決策。
(四)內含報酬率(IRR)
1.未來每年現金凈流量相等時(年金)
未來每年現金凈流量×年金現值系數-原始投資額現值=0
計算出凈現值為零時的年金現值系數后,通過查年金現值系數表,可找出相應的貼現率i,該貼現率就是方案的內含報酬率。
2.未來每年現金凈流量不相等時(逐次測試法)
優點:
①內含報酬率反映了投資項目可能達到的報酬率,易于被高層決策人員所理解。
②對于獨立投資方案的比較決策,如果各方案原始投資額現值不同,可以通過計算各方案的內含報酬率,反映各獨立投資方案的獲利水平。
缺點:
①計算復雜,不易直接考慮投資風險大小。
②在互斥投資方案決策時,如果各方案的原始投資額現值不相等,有時無法作出正確的決策。
(五)靜態回收期
1.未來每年現金凈流量相等時
2.未來每年現金凈流量不相等時
(六)報考回收期
1.未來每年現金凈流量相等時
(P/A,i,n)=原始投資額現值/每年現金凈流量
計算出年金現值系數后,通過查年金現值系數表,利用插值法,即可推算出報考回收期n。
2.未來每年現金凈流量不相等時
決策原則:投資回收期越短,所冒的風險就越小。
優點:計算簡便,易于理解。
缺點:
①靜態回收期沒有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
②無論是靜態回收期還是報考回收期,都只考慮了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總和中等于原始投資額(或現值)的部分,沒有考慮超過原始投資額(現值)的部分。
【要點二】新建投資項目現金流量
點擊獲取:中級會計師考試題庫[模擬試題]、[歷年真題]、[章節練習]海量免費試題在線測試,各科真題試卷實戰演練。
考前看講師為你如何破解中級考試“新套路”《中級財務管理》計算公式強化技巧,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