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計算分析題(本類題共4題,共20分,每小題5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題中特別標明的以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題中特別要求以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必須予以標明。要求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紙中的指定位置答題,否則按無效答題處理。)
1.[答案]:
(1)2003年公司需增加的營運資金
=20000×30%×[(1000+3000+6000)/20000-(1000+2000)/20000]
=2100(萬元)(1分)
或
2003年公司需增加的營運資金
=[(1000+3000+6000)-(1000+2000)]×30%
=2100(萬元)
(2)2003年需要對外籌集的資金量
=(2100+148)-20000×(1+30%)×12%×(1-60%)=2248-1248
=1000(萬元)(2分)
或
2003年需增加的資金總額=2100+148=2248(萬元)(0.5分)
2003年內部融資額=2000×(1+30%)×12%×(1-60%)=1248(萬元)(0.5分)
2003年需要對外籌集的資金量=2248-1248=1000(萬元)(1分)
(3)發行債券的資金成本=1000×10%×(1-33%)/1000=6.7%(或0.067)(2分)
或
發行債券的資金成本=10%×(1-33%)=6.7%(或0.067)(2分)
說明:第(1)和第(2)步驟均可以分開計算,計算結果正確即可得分。
2.[答案]
(1)計算兩種籌資方案下每股利潤無籌別點的息稅前利潤:
[(EBIT-1000×8%)×(1-33%)]/(4500+1000)
=[EBIT-(1000×8%+2500×10%)]×(1-33%)/4500
EBIT=1455(萬元)
或
甲方案年利息=1000×8%=80(萬元)
乙方案年利息=1000×8%+2500×10%=330(萬元)
[(EBIT-80)×(1-33%)]/(4500+1000)
=(EBIT-330)×(1-33%)/4500
EBIT=1455(萬元)
(2分)
(2)乙方案財務杠桿系數
=1455/[1455-(1000×8%+2500×10%)]
=1455/(1455-330)
=1.29(1分)
(3)因為:預計息稅前利潤=1200萬元
所以:應采用甲方案(或增發普通股)(0.5分)
(4)因為:預計息稅前利潤=1600萬元>EBIT=1455萬元
所以:應采用乙方案(或發行公司債券)(0.5分)
(5)每股利潤增長率=1.29×10%=12.9%(1分)
說明:如果第(5)步驟采用其他方法計算,并得出正確結果,也可得分。
3.[答案]
(1)最佳現金持有量=[(2×250000×500)/10%]½=50000(元)(1分)
(2)最佳現金管理總成本=(2×250000×500×10%)½=5000(元)(1分)
轉換成本=250000/50000×500=2500(元)(1分)
持有機會成本=50000/2×10%=2500(元)(1分)
(3)有價證券交易次數=250000/50000=5(次)(0.5分)
有價證券交易間隔期=360/5=72(天)(0.5分)
4.[答案]
(1)有關指標計算如下:
上年全部資產周轉率=6900/2760=2.5(次)(0.5分)
本年全部資產周轉率=7938/2940=2.7(次)(0.5分)
上年流動資產周轉率=6900/1104=6.25(次)(0.5分)
本年流動資產周轉率=7938/1323=6.0(次)(0.5分)
上年流動資產占全部資產的百分比=1104/2760×100%=40%(0.5分)
本年流動資產占全部資產的百分比=1323/2940×100%=45%(0.5分)
(2)流動資產周轉率與資產結構變動對全部資產周轉率的影響計算如下:
流動資產周轉率變動的影響=(6.0-6.25)×40%=0.1(次)(1分)
資產結構變動影響=6.0×(45%-40%)=0.3(次)(1分)
說明:如果第(2)步驟的計算結果分別為-10%和30%,只給一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