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資本保全原則要求在具體的分配政策上,貫徹“無利不分”原則,即當企業出現年度虧損時,一般不得分配利潤。()
[答案]:錯
[解析]:資本保全原則要求公司股利的發放不能侵蝕資本,即公司不能因支付股利而引起資本減少。資本積累約束要求企業在分配收益時,必須按一定的比例和基數提取各種公積金;另外,它要求在具體的分配政策上,貫徹“無利不分”原則,即當企業出現年度虧損時,一般不得分配利潤。
2.公司的老股東出于控制權考慮,往往要求較多地支付股利。()
[答案]:錯
[解析]:為避免由于增發新股,可能會有新的股東加入公司中來,而打破目前已經形成的控制格局,股東就會傾向于較低的股利支付水平,以便從內部的留存收益中取得所需資金。
3.在通貨膨脹時期,企業一般采取偏松的收益分配政策。()
[答案]:錯
[解析]:通貨膨脹會帶來貨幣購買力水平下降,固定資產重置資金來源不足,此時企業往往不得不考慮留用一定的利潤,以便彌補由于貨幣購買力水平下降而造成的固定資產重置資金缺口。因此,在通貨膨脹時期,企業一般采取偏緊的收益分配政策。
4.代理理論認為,較多的派發現金股利有助于降低企業的代理成本,但同時增加了企業的外部融資成本,因此最優的股利政策應使兩種成本都最小。()
[答案]:錯
[解析]:代理理論認為,較多的派發現金股利有助于降低企業的代理成本,但同時增加了企業的外部融資成本,因此最優的股利政策應使兩種成本之和最小化。
5.所得稅差異理論認為持有低股利支付政策股票的投資者,為了取得與高股利支付政策股票相同的稅后凈收益,必須要求一個更高的稅前回報預期。()
[答案]:錯
[解析]:所得稅差異理論認為持有高股利支付政策股票的投資者,為了取得與低股利支付政策股票相同的稅后凈收益,必須要求一個更高的稅前回報預期。
6.公司應按同股同權、同股同利的原則,向普通股股東支付股利。()
[答案]:對
[解析]:公司應按同股同權、同股同利的原則,向普通股股東支付股利。
7.只要企業有足夠的現金就可以發放現金股利。()
[答案]:錯
[解析]:發放現金股利的基本條件:(1)有足夠的未指明用途的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潤);(2)有足夠的現金。
8.宣布日是有權領取股利的股東資格登記截止日期。()
[答案]:錯
[解析]:股權登記日是有權領取股利的股東資格登記截止日期。
9.股票分割能有助于公司并購政策的實施,增加對被并購方的吸引力。()
[答案]:對
[解析]:股票分割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分割能有助于公司并購政策的實施,增加對被并購方的吸引力。
10.盈余不穩定的企業較多采取高股利支付率政策。()
[答案]:錯
[解析]:盈余不穩定的企業由于對未來盈余的把握小,不敢貿然采取多分政策,而較多采取低股利支付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