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綜合題
1
[答案]
(1)目前情況:
邊際貢獻=1000×(1-60%)=400(萬元)
稅前利潤=400-120=280(萬元)
(提示:全部固定成本和費用=固定成本+利息費用,故計算稅前利潤時,減掉120萬元之后,不用再減掉利息費用了)
凈利潤=280×(1-25%)=210(萬元)
平均所有者權益=2500×(1-40%)=1500(萬元)
權益凈利率=210/1500×100%=14%
總杠桿系數=400/280=1.43
(2)追加實收資本方案:
邊際貢獻=1000×(1+20%)×(1-55%)=540(萬元)
稅前利潤=540-(120+20)=400(萬元)
凈利潤=400×(1-25%)=300(萬元)
平均所有者權益=1500+200=1700(萬元)
權益凈利率=300/1700×100%=17.65%
總杠桿系數=540/400=1.35
由于與目前情況相比,權益凈利率提高且總杠桿系數降低,所以,應改變經營計劃。
(3)借入資金方案:
邊際貢獻=1000×(1+20%)×(1-55%)=540(萬元)
利息增加=200×12%=24(萬元)
稅前利潤=540-(120+20+24)=376(萬元)
凈利潤=376×(1-25%)=282(萬元)
平均所有者權益=2500×(1-40%)=1500(萬元)
權益凈利率=282/1500×100%=18.8%
總杠桿系數=540/376=1.44
由于與目前情況相比,總杠桿系數提高了,因此,不應改變經營計劃。
(4)追加實收資本之后的利息=2500×40%×8%=80(萬元)
息稅前利潤=稅前利潤+利息=400+80=480(萬元)
或:息稅前利潤=540-[(120-80)+20]=480(萬元)
經營杠桿系數=540/480=1.13
[解析]:
[該題針對“杠桿效應”知識點進行考核]
2
[答案]
(1)方案一:
邊際貢獻=2×(200-120)=160(萬元)
稅前利潤=160-100-500×5%=35(萬元)
每股收益=35×(1-30%)/50=0.49(元)
總杠桿系數=160/35=4.57
方案二:
邊際貢獻=2×(200-100)=200(萬元)
稅前利潤
=200-120-500×5%-200×6%
=43(萬元)
每股收益=43×(1-30%)/50=0.60(元)
總杠桿系數=200/43=4.65
方案三:
邊際貢獻=2×(200-100)=200(萬元)
稅前利潤=200-120-500×5%=55(萬元)
每股收益=55×(1-30%)/(50+10)=0.64(元)
總杠桿系數=200/55=3.64
(2)令每股收益為零時的銷量為Q
方案一:
(3)①方案二風險最大,理由:方案二的總杠桿系數最大;
②方案三的報酬最高,理由:方案三的每股收益最高;
③若銷量下降至15000件時,方案三更好些,理由:若銷量下降至15000件時,采用方案三還有利潤(因為15000大于14500),而采用方案二則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因為15000小于15700),因此應選擇方案三。
[解析]:
[該題針對“資本結構優化”知識點進行考核]
相關輔導: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輔導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疑難問題解答
熱點試題: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各章易錯題匯總
相關專題: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備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