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2005—2006年對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乙公司)投資業務的有關資料如下:
(1)2005年3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2000萬元購入乙公司股份,另支付相關稅費10萬元。甲公司持有的股份占乙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的20%,對乙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決策具有重大影響。并準備長期持有該股份。甲公司股權投資差額按5年的期限平均攤銷。 2005年3月1日,乙公司的股東權益總額為9150萬元,其中股本為5000萬元,資本公積為1800萬元,盈余公積為12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 1150萬元(其中100萬元為2005年1—2月份實現的凈利潤)。
(2)2005年5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04年度的現金股利100萬元。
(3)2005年6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2004年度現金股利。
(4)2005年11月1日,乙公司接受丙企業捐贈的一項新的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乙公司未從捐贈方取得有關該固定資產價值的原始憑據,該固定資產當時在市場上的售價為200萬元(含增值稅額)。乙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
(5)2005年度,乙公司實現凈利潤400萬元。
(6)2006年5月2日,乙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董事會于2006年4月1日提出的2005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審議通過的利潤分配方案為: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分配現金股利100萬元。該利潤分配方案于當日對外公布。乙公司董事會原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的利潤分配方案為: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現金股利。
(7)2006年,乙公司發生凈虧損500萬元。
(8)2006年12月31日,由于乙公司當年發生虧損,甲公司對乙公司投資的預計可收回金額降至1790.8萬元。要求:編制甲公司對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長期股權投資”和“資本公積”科目要求寫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答案】
(1)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2010
貸:銀行存款 201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2010—9150×20%=180
貸: 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180
(2)借:應收股利 20
貸:長期股利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20
(3)借:銀行存款 20
貸:應收股利 20
(4)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準備) 200×67%×20%=26.8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26.8
(5)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 (400—100)×20%=60
貸:投資收益 60
借:投資收益 180÷5×(10/12)=3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30
(6)借:應收股利 2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 15
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5=20×(100÷400)
(7)借:投資收益 500×20%=1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 100
借:投資收益 180÷5=36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36
(8)借:投資收益 1890.80—1790.80=1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100
(二)長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公司)2002年至2005年投資業務的有關資料如下:
(1)2002年11月1日,長江公司與東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該股權轉讓協議規定:長江公司收購東方公司股份總額的40%,收購價格為360萬元,收購價款于協議生效后以銀行存款支付;該股權協議生效日為2002年12月31日。該股權轉讓協議于 2002年12月25日分別經長江公司和東方公司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并依法報經有關部門批準。
(2)2003年1月1日,東方公司股東權益總額為1200萬元,其中股本為600萬元,資本公積為15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450萬元(均為2002年度實現的凈利潤)
(3)2003年1月1日,東方公司董事提出2002年利潤分配方案。該方案如下:按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實現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現金股利。對該方案進行會計處理后,東方公司股東權益總額仍為1200萬元,其中股本為600萬元,資本公積為150萬元,盈余公積為67.5萬元,未分配利潤為382.5萬元。
(4)2003年1月1日,長江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收購股權價款360萬元,并辦理了相關的股權劃轉手續。
(5)2003年5月1日,東方公司股東大會通過2002年度利潤分配方案。該分配方案如下:按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實現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分配現金股利200萬元
(6)2003年6月5日,長江公司收到東方公司分派的現金股利。
(7)2003年6月12日,東方公司接受外單位捐贈的新固定資產一臺,東方公司由此確認的資本公積為80萬元,并進行了相應的會計處理。
(8)2003年度,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400萬元。
(9)2004年5月4日,東方公司股東大會通過2003年度利潤分配方案。該方案如下:按實現凈利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實現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現金股利。
(10)2004年度,東方公司發生凈虧損200萬元。
(11)2004年12月31日,長江公司對東方公司投資的預計可收回金額為482萬元
(12)2005年1月5日,長江公司將其持有的東方公司股份全部對外轉讓,轉讓價款330萬元,相關的股權劃轉手續已辦妥,轉讓價款已存入銀行。假定長江公司在轉讓股份過程中沒有發生相關稅費。
要求:編制長江公司上述經濟業務有關的會計分錄(假定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攤銷,“長期股權投資”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答案】
① 借:長期股權投資— 東方公司(投資成本) 360
貸:銀行存款 360
借:長期股權投資—東方公司(投資成本) 120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120(注意,條件中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攤銷是個陷阱。按以前的做法是可以貸記長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差額科目的,但新的做法是計入資本公積科目)
② 借:應收股利 80
貸:長期股權投資—東方公司(投資成本) 80
(投資前被投資單位的凈損益已包含在取得時的投資成本中去了,所以對于屬于投資前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的分配額,投資企業應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③ 借:銀行存款 80
貸:應收股利 80
④ 借:長期股權投資—東方公司(股權投資準備) 32(注意權益法下的處理)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32
⑤ 借:長期股權投資—東方公司(損益調整) 160
貸:投資收益 160
⑥ 借:投資收益80
貸:長期股權投資—東方公司(損益調整) 80
⑦ 借: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30
貸:長期投資減值準備—東方公司30
(此時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為512萬元,可回收金額為482萬元,差額為30萬元,為應計提的減值準備數。由于應計提的減值準備數30萬元小于原記入“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120萬元,則按應計提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金額30萬元作此分錄)
⑧ 借:銀行存款 330
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30
投資收益 182
貸:長期股權投資—東方公司(投資成本) 400
—東方公司(損益調整) 80
—東方公司(股權投資準備) 32
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30
(處置時將原計提減值準備時沖減的至該投資處置時尚未恢復的“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貸記該科目)
借: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152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