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長期應付款(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金融標兵)分期付款的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就是以現值為基礎來確認的,而不是付出的對價,通俗的說就是這個資產值多少錢,就入多少賬,這是一種典型的支付方式,聯系到現值的概念,算出的現值就是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貸記長期應付款(涉及長期負債),差額就是未確認融資費用(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備抵科目,在借方反映,攤銷的時候方向相反),這個會計業務具有融資的性質,入借入的錢買了固定資產花了1萬元,最后需要付1.2萬,差額就是利息,需要在今后的會計期間進行分攤,分攤的基數就是攤余成本,就是你最初作為債務人借的錢,隨著你每期還款(如年末),還款的數額里即包括本金,又包括利息,所以攤余成本在不斷的減少,直至未確認融資費用全部攤銷完畢。
十三章收入中銷售商品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的,思路與上面的基本上保持一致。
借:固定資產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
銀行存款(購入固定資產的發生的額初始費用)
如果是融資租入的需要安裝的資產,那么計入到在建工程。
二、后續計量(實際利率攤銷)
1、持有至到期投資
(佳亞)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資每年計提利息
借:應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借或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這個數字不管是溢價還是折價發行都遞增的,如果做出的數字是遞減那肯定是算錯了,大家可以試試)
貸:投資收益(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核算原理同于持有至到期投資,原理最為近似。
3、貸款和應收款項
借:應收利息(貸款本金和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利息)
貸:利息收入(貸款攤余成本×實際利率計算的投資收益,也就是利息收入)
貸款-利息調整(應收利息和利息收入的差額部分就是利息調整的攤銷金額)
4、公司債券(一般公司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
(佳亞)那對應付債券的分錄也是一樣的
借:財務費用或在建工程(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借或貸:應付債券——利息調整(這數字也是遞增的)
貸:應付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在轉換的時候看清楚題目是說按面值轉還是按其他的方式轉,如果只轉換一定的比例,那資本公積也要按相應的比例轉換。對于剩余的未轉換部分核算還是適用攤余成本核算,原理等同于一般公司債券的核算。
5、長期應收款(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收款銷售)
長期應收款的攤余成本=長期應收款-未實現融資收益,長期應收款的攤余成本核算原理可以類比持有至到期投資的的原理,相當于是分期收回本金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核算。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長期應收款攤余成本×實際利率確定的攤銷額,)
貸:財務費用
6、長期應付款(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核算原理可以類比長期應收款的核算,攤余成本核算原理是一致的,也可以類比應付債券的核算原理,那么長期應付款就相當于是分期付款的應付債券核算。
借:財務費用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三、發生減值(確認減值和轉回)
1、持有至到期投資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減值處理,如果是涉及到應收未收利息的,攤余成本仍然遵循: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投資收益-應收利息,這里的處理并不遵循貸款的處理:貸款對于應收未收的利息是記入到發生減值前的攤余成本中的,也就是說把應收未收的利息確認為減值的一部分。貸款的這個處理是區別于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地方,這個需要特別注意一下,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計算持重遵循上面給出的公式,應收未收利息不記入資產減值損失。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減值處理,要把記入到資本公積中的累計損失轉出,然后根據和公允價值變動之和確認為資產價值損失,這里需要注意一下就是轉出的資本公積一定是累計的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資本公積借方余額;如果確認減值前是公允價值上升的,那么這個上升部分形成的資本公積也應該需要結轉,對于這個問題有爭議,考生可以不用深究。在確認減值轉出資本公積的同時要把之前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同時進行結轉,然后根據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在實務中根據差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就可以了,另外還需要轉回公允價值下降結轉的資本公積。分錄如下: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資本公積
貸: 所得稅費用
另外就是需要注意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轉回的處理,需要區分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和權益工具,這個在下面的總結中有具體講解。需要注意一點的是可供出售權益工具和債務工具雖然都是公允價值計量,但是對于可供出售債務工具也就是債券來說,后續計量基本上還是遵循了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實際利率攤銷法的處理方法,但是不影響公允價值計量的本質。在確認減值的時候注意減值的判定:公允價值發生非短期的持續性下降。這個和資產減值的確認原則有點區別,需要特別注意一下。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減值處理類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核算原理,但是因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同時適用公允價值計量,所以還需要考慮公允價值的影響,對于之前公允價值累計形成的下降,要從貸方轉出: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貸款和應收款項
貸款的減值處理類似持有至到期投資,不同的是貸款如果在確認減值的時候如果有應收未收的利息,這部分是要計入到資產減值損失的,也就是要計入到確認減值前的攤余成本中的,另外要把貸款減值前的攤余成本計入到貸款已減值科目,專門處理,這個是出于金融機構的風險特殊要求,記住就可以了。
4、長期應收款(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收款銷售)
長期應收款是需要計提壞賬準備的,同樣是按照攤余成本和可收回金額的比較確定,確認壞賬準備。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壞賬準備
四、處置(出售、到期歸還)
1、持有至到期投資(小恒衡)
借:銀行存款(實際收到款)
貸:持有到期投資-成本(面值)
持有到期投資 -利息調整(帳面余額)
投資收益(或反)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處理分錄類似與持有至到期投資。
3、貸款和應收款項
還款處理比較簡單一些
4、公司債券(一般公司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小恒衡)
借:財務費用
應付債券——(面值)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帳面余額)
貸:銀行存款
5、長期應收款(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收款銷售)和長期應付款(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還款處理比較簡單。
考試大推薦:會計職稱考試專題、會計在線題庫
進入論壇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