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級會計實務章節題:第十七章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會計事項中,屬于會計政策變更但不需要調整當期期初未分配利潤的是()。
A.無形資產攤銷方法由產量法改為直線法
B.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由加權平均法改為先進先出法
C.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由應收款項余額百分比法改為賬齡分析法
D.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由成本模式改為公允價值模式
【答案】B
【解析】選項A和選項C,屬于會計估計變更;選項B,屬于會計政策變更,采用未來適用法處理;選項D,屬于會計政策變更,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應調整期初留存收益。
2.下列各項中,應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的是()。
A.存貨發出方法由先進先出法改為移動加權平均法
B.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由成本模式改為公允價值模式
C.固定資產由于未來經濟利益實現方式發生變化而改變折舊方法
D.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改為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
【答案】B
【解析】選項A,屬于會計政策變更,但應采用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選項B,屬于會計政策變更,應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選項C和D,屬于會計估計變更,不進行追溯調整。
3.關于企業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方法,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企業對會計政策變更采用追溯調整法時,應當按照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調整當期期初的留存收益
B.企業根據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要求變更會計政策的,應當按照國家相關會計規定執行
C.在當期期初確定會計政策變更對以前各期累積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應當采用未來適用法處理
D.確定會計政策變更對列報前期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應當從可追溯調整的最早期間期初開始應用變更后的會計政策
【答案】A
【解析】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是指按照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的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應有金額與現有金額的差額,選項A錯誤。
4.在采用追溯調整法處理會計政策變更時,下列不應考慮的因素是()。
A.會計政策變更影響留存收益的金額
B.會計政策變更后的資產、負債的變化
C.會計政策變更導致損益變化而帶來的所得稅變動
D.會計政策變更導致損益變化而應補分的利潤
【答案】D
【解析】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是對變更會計政策所導致的對凈損益的累積影響,以及由此導致的對利潤分配及未分配利潤的累積影響金額,不包括已經分配的利潤或股利。
5.甲公司2016年度的財務報告于2017年3月31日對外批準報出。該公司在2017年6月份發現:2016年年末庫存鋼材賬面余額為310萬元。經檢查,該批鋼材在2016年年末的預計售價為300萬元,預計銷售費用和相關稅金為10萬元,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中存貨項目年初數應調減()萬元。
A.15
B.13.5
C.0
D.20
【答案】D
【解析】2016年12月31日存貨應計提跌價準備=310-(300-10)=20(萬元),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中存貨項目年初數應調減20萬元。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事項中,屬于會計政策變更的有()。
A.按新的控制定義調整合并財務報表合并范圍
B.因執行新金融工具準則,將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的股權投資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核算
C.對初次發生的融資租賃業務,采用與以前經營租賃不同的會計核算方法
D.分期收款銷售商品由按合同約定收款日期分期確認收入改為銷售成立日按現銷價確認收入
【答案】ABD
【解析】選項C,屬于當期發生的交易或事項與以前相比具有本質差別,而采用新的會計政策,不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2.關于會計政策變更采用的追溯調整法和未來適用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追溯調整法,是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視同該項交易或事項初次發生時即采用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并以此對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調整的方法
B.未來適用法,是指將變更后的會計政策應用于變更日及以后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或者在會計估計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確認會計估計變更影響數的方法
C.對于追溯調整法,新的會計政策不會影響變更當期的損益
D.未來適用法一定不會影響變更當期期初的留存收益
【答案】ABD
【解析】會計政策變更無論采用何種方法,變更后的會計政策都是有可能影響變更當期損益的,選項C不正確;未來適用法只可能影響變更當期及以后的損益,不影響當期期初留存收益,選項D正確。
3.下列會計事項中,可能會影響企業期初留存收益的有()。
A.發現上年度財務費用少計10萬元(重要)
B.因車流量不均衡,將高速公路收費權的攤銷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為車流量法
C.研究開發項目總支出的200萬元在上年度將費用化部分計入當期損益,本年度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部分確認為無形資產
D.盤盈一項重置價值為10萬元的固定資產
【答案】AD
【解析】選項B,屬于會計估計變更,應采用未來適用法處理,不影響期初留存收益;選項C,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部分確認為無形資產,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不影響期初留存收益。
4.會計政策變更應采用未來適用法處理的情況有()。
A.企業因賬簿超過法定保存期限而銷毀,導致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無法確定
B.企業賬簿因不可抗力因素而毀壞導致累積影響數無法確定
C.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能夠確定,會計準則要求追溯調整
D.經濟環境改變引起會計政策變更,但其累積影響數無法確定
【答案】ABD
【解析】如果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不能合理確定,無論是屬于法規、規章要求而變更會計政策,還是因為經營環境、客觀情況改變而變更會計政策,都可采用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
5.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甲公司從2017年1月1日起將產品保修費用的計提比例由年銷售收入的3%改為年銷售收入的4%,提高的原因是公司產品質量出現波動,原計提的產品保修費用與實際發生的保修費用出現較大差異,假設甲公司規定期末預計產品保修費用的余額不得出現負值,2016年年末產品保修費用的余額為20萬元,甲公司2017年度實現的銷售收入為10000萬元。2017年實際發生產品質量保修費用300萬元,按稅法規定,公司實際發生的保修費用可從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甲公司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A.產品保修費用計提比例的改變屬于會計估計變更
B.2017年12月31日“預計負債”余額為120萬元
C.2017年12月31日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為30萬元
D.該項變更使2017年利潤總額減少100萬元
【答案】ABCD
【解析】產品保修費用計提比例的改變屬于會計估計變更,選項A正確;“預計負債”余額=20+10000 × 4%-300=120(萬元),選項B正確;2017年12月31日預計負債賬面價值為120萬元,計稅基礎為0,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120-0)×25%=30(萬元),選項C正確;
因預計產品保修費用的余額不得出現負值,按原估計應確認銷售費用300萬元,按新估計應確認銷售費用400萬元,該項變更使2017年利潤總額減少100萬元,選項D正確。
三、判斷題
1.企業對于會計估計變更應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調整。()
【答案】×
【解析】企業對會計估計變更應采用未來適用法進行處理。
2.存貨可變現凈值由按存貨類別估計改為按單項存貨估計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答案】×
【解析】存貨可變現凈值由按存貨類別估計改為按單項存貨估計,屬于會計估計變更。
3.企業對會計政策變更只能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
【答案】×
【解析】會計政策變更也可能采用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
4.公允價值計量使用的估值技術由市場法變更為收益法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答案】×
【解析】公允價值計量使用的估值技術由市場法變更為收益法,屬于會計估計變更。
5.將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由先進先出法變更為移動加權平均法屬于會計估計變更。()
【答案】×
【解析】將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由先進先出法變更為移動加權平均法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中級會計通關方案:中級會計教材核心考點講解,高端班>>贈送教材+VIP題庫+分錄計算公式專題班